​​健身需求:感性、理性、刚性

人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当中,随着年龄增长,逐步被这个市场上的各种思路的影响。我们需要被社会认同和接受,比如长的好看、男性有肌肉、女性有线条。

这是一个根本不要通过学习,也不需要通过理解,生来就会的基本生理需求跟心理需求。

生理跟心理需求,通常都是感性的。感性需求,通常都是增肌减脂。现在47%的客户进到健身房,健身目的不是增肌就是减脂。

进行科学的功能性训练之后,想变的很瘦弱,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因为身体不能欺骗你。

所以很多人开始进入到理性的阶段,当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时候,增肌减脂就变成了一个副产品。

理性的健身需求很可能从心肺功能、灵活性、稳定性、肌耐力、速度、爆发力、敏捷等这些领域当中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让增肌减脂变成客观事实。

最后一个就是刚性需求,随着这个社会的老龄化提前到来,有一个客观事实,很多人他已经不是想要增肌减脂,也不是简单的要求健康。仅仅是想要规避疾病,或者是减轻疾病给他带来的痛苦。

我们现在服务的大量人群已经进入到这个状态,70年代出生的那些人现在已经50岁了,他们有充足的资金,都会大量投资在健康上面。这部分人不是因为喜欢健身,而是因为健身等于痛苦,不健身更痛苦,两害相权取其轻。

「马斯洛需求理论」有6个层次,前三层已经提到:

感性需求,增肌减脂。

理性需求,改善健康。

刚性需求,疾病康复。

在这个基础上踏入健身房,第一件事情做到不是健康,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增肌减脂,而是要会健身,如果说一个人根本不会健身的话,他没有办法真正去达到的任何一个预期目标。

做一个深蹲,你要把深蹲动作学会。动作一旦会了之后,人的需求就会不断提升,就想弄清楚健身原理,为什么这个动作有效?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希望有所进步,就会去做计划,这是大众需求。

再往上养成运动习惯,运动本身不应该是一个有意识的行为。人坐在这边,是因为做了一个喜欢的动作坐下来,站起来也一样,人需要做一个伸展动作再站起来。

健身内容,不是健身表现形式

做内容的时候,我们往往容易把内容和表现形式混为一谈。团课是一个形式,不是内容。瑜伽是形式,不是内容。

内容到底是什么?如何去满足?每个人都在努力做一些事情,这年头不怕不做事,最怕把错事做到极致,花大量的时间做一些根本不应该做的事情。

要做的事情就几条:学、练、懂、爱。这四个象限,是递进关系。

你提供的所有内容,首先要帮助大众去学会健身,这是一个前提。当大众学会了健身,也就是掌握了动作和健身技能,然后才可以讨论体能。

当训练体能到一定程度之后,要懂得如何健身,就是掌握理论基础,最后养成习惯,爱上健身。

区分三个概念:操练、锻炼和训练

大众学健身,就是操练。一个正确的动作要在做对之后,反复操练才能完成,而不是反复操练一个错误的动作。

譬如说典型的团操课程,其实是一个锻炼课程,同一套体系在60天内重复的跳,确实在心肺表现、力量、速度都有提升,虽然60天后,再继续跳同样的操,就会进入到平台期。

对于大众健身来说,90%的人并不是想要不断的进步,能够维系就行。如果说我们本身的产品就只是想停留在帮助大众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的话,进行身体锻炼就行。

但是当人们再要往上走一步的时候,就需要进行训练。训练是有预设目标,不断超越目前状态,探索自我极限的过程。

所以有三个概念,作为健身行业的人必须知道:

首先需要教会用户健身,经过操练。

让他们保持健康,要锻炼。

让他们突破自我,有运动表现追求,那就要进行训练。

操练、锻炼和训练,是三个进阶的不同概念,很多健身内容的错位,都是由于三者概念的混淆。

最后,就是赋能——养成一种习惯。所以大众学健身、练健身、懂健身、爱健身,所有这一切它的内核就是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大众健身培训体系。

既然教练最终服务对象是大众,大众就应该有权利和我们的教练在同一个语系里面说话。

让现在教练的专业知识被普及化,成为大众生活的常识,每个人都应该懂得如何健身这个基本常识。

新东方选择了在教英文老师的同时,直奔C端市场,教会每个人学习英文。健身房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所有的培训只针对教练的话,指望教练教会全体大众健身,这件事情漫长且低效。

对于健身行业的每一个从业者来说,我们要有更远大的格局,要把过程目标和终极目标清晰地区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