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有外媒报道,乌克兰一名父亲在给四岁和两岁女儿喂奶时,误将葡萄酒灌进奶瓶里,导致两个小孩子严重酒精中毒,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情况危急。

我们都知道宝宝是不能喝一点酒的,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脏器功能还不完善,此时饮酒对机体的损害都十分严重。

(图片源自网络)

即使饮少量的酒,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学习能力也会有所下降,思维速度将变得迟缓。特别是儿童肝脏功能不成熟,对酒精的解毒代谢能力低,饮酒轻则会头痛,重则会造成昏迷甚至死亡。

道理都懂,但是在我国因宝宝酒精中毒进医院的新闻不胜枚举:

新闻一:

年仅 4 岁的男童在一口气喝下了爷爷泡的果酒后,三天都没有苏醒。经过医生检查,孩子被诊断为重度急性酒精中毒、中毒性脑病和颅内出血。

新闻二:

3岁女童烫伤后,家人找来二锅头,与水掺和后,在孩子烫伤处持续冲洗浸泡,孩子孩子陆续出现呕吐、昏睡现象,家长才将孩子送至医院。经询问后,医生考虑烫伤后持续的酒精冲洗浸泡导致孩子酒精中毒。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酒精外,一些“隐形酒精”也需要家长们格外警惕。

蛋黄派

甜甜的小面包,谁能想到里边含有酒精呢?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在配料表中可以看到“食用酒精”的字样。这种食物,我们就不建议给宝宝提供。

(图片源自网络)

除了蛋黄派外,提拉米苏、草莓派等都可能含有酒精,如果家里有这种食物的话,就大人吃了吧!需要开车的话,慎食!

藿香正气口服液

有家长就纳闷了,一个防暑降温的药跟酒精有什么联系?我们先来看下它的药品说明书:

赫然标注了“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只是平时没有养成看说明书的习惯,即使看说明书也只看用法用量。因此,在疑似孩子中暑的情况下,家长切勿自行让宝宝喝药, 及时医院就诊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米酒汤圆

很多家长自己爱吃米酒汤圆,尤其现在天气渐冷,不少家庭的餐桌上也有了它的身影。但是米酒也是酒,不建议给宝宝食用。

(图片源自网络)

有家长就认为,米酒含酒精少,再说煮汤圆的时候,沸水中加热,酒精都挥发了,应该没问题吧?

即使米酒加热后还是含有酒精的,这跟我们下面要说的月子酒是一个道理。

豆腐乳

跟我们上边所说的蛋黄派一样,注意看配料!

豆腐乳不仅含有酒精,盐的含量也很高, 要避免给宝宝食用。

这些隐形酒,防不胜防,爸爸妈妈们在给宝宝选择食物的时候,一定要看配料表。

除了上述这些食物直接让宝宝吃进嘴里,还有些含酒精的食物,可以通过母乳影响宝宝的。

有些地方会有让产妇吃使用月子酒做菜的风俗,月子酒通常指黄酒,是一种以稻米为原料酿制的粮食酒。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酒精会通过乳汁影响宝宝健康,进而影响宝宝的某些认知功能,如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障碍等。

像我们前边提到的米酒汤圆,很多人认为在烹饪的时候加热,会使酒精完全蒸发,其实并非这样。

将月子酒加入食物中煮沸,会有多少酒精残余,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 持续沸腾15分钟,将有40%酒精残余;

✦ 持续沸腾35分钟,将有35%酒精残余;

✦ 持续沸腾1.1小时,将有25%酒精残余;

✦ 持续沸腾1.6小时,将有20%酒精残余;

✦ 持续沸腾2小时,将有10%酒精残余;

✦ 持续沸腾2.6小时,将有5%酒精残余。

由此可见,持续煮沸也无法消除酒精残余。

所以哺乳期的妈妈,尽量避免食用带酒精的食物,偶尔少量食/饮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在哺乳后,或者哺乳前3~4个小时;宝宝不仅要避免酒精的摄入(经口饮用、经皮肤吸收等),还要警惕这些“隐形酒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