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老二终于上幼儿园了,老母亲操碎了心,终于可以把这个烫手的山药送到学校里去啦。但是因为这是孩子们第一次离开熟悉的环境,所以老二面条班上就有很多孩子出现了分离焦虑,哭泣、打人、无法午睡、不参与活动等等情况,让面条妹妹大吃了一惊。

其实孩子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每个孩子的适应期都不一样,每个家长的适应期见也不一样。

为了让面条妹妹提早适应幼儿园,我们提前了两个月把她送到了托管班,班上有一位男老师和两位女老师,还有一位好朋友。一开始,面条妹妹在门口就要瘪嘴,老师不由分说抱着就往里走,同时提醒面条妹妹,看着妈妈,大声对妈妈说再见!面条虽然不情不愿但是也还是坚持这样说了,之后玻璃门马上关闭,家长火速离开。

如此三四天下来,面条妹妹也习惯去托管班了,没有出现大哭大闹,只是偶尔要求必须妈妈送上去。

在姐姐那会儿真的是吃了大亏,姐姐没有人带两岁一过就送到了蒙特梭利幼儿园,四个老师看着12个孩子,那个时候工作太辛苦,姐姐发育较迟,说话、行动都不便,真的是让我每天心理哼哼的想着,总有一天老娘辞职了在家自己带娃。姐姐跌跌撞撞的来到了小学,现在面条妹妹为何有提早送了托管班呢?

婴幼儿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的情绪状态称之为分离焦虑。是婴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见于学龄前期。

其实到底是谁在焦虑呢?

是孩子还是妈妈、爸爸、祖辈呢?

孩子一般会焦虑什么呢?陌生的环境、接触人的改变、生活习惯的改变……家长的焦虑呢?集体生活下娃能否适应?幼儿园的软硬件安全和了解状况?与同伴相处的安全问题?孩子是否被照顾妥当的焦虑?等等……

而这焦虑之后的表现就更是层出不穷。

有扒着幼儿园大门探头不走的家长,也有扒着幼儿园大门始终不想进去的孩子……有一个劲的问孩子去幼儿园哭了没有的家长,也有在幼儿园一个劲哭的孩子……有每天茶饭不思、担惊受怕的家长,也有两眼发呆,拒绝参与互动的孩子……

在我送面条妹妹去学校的路上,我也忍不住的问他,你到了学校,如果其他小朋友都在哭,你哭吗?她迟疑了,有点疑惑但是小声地说,说我也哭。我很惊讶,问她,你不是已经在托管班上过了,没啥好哭的啊。面条妹妹一本正经的说,她们哭了,我也要哭。

无独有偶,外公、外婆、爸爸都在问她这个问题,她一次比一次快速的回答,我也要哭的时候,我终于意识到了问题。

“你在学校里会不会哭?”我们的重点是哭,而哭这动作在这句话里蕴含的意思就是 否定,不能哭。恰恰对于孩子来说,你也是否定的时候他越是会去尝试。本来没有要哭的意思的面条妹妹,也在我们一遍遍的强化中加深了。

在去幼儿园报道的当天,排队入园,前面一个爸爸对孩子说,等下进入幼儿园不能哭,后面一个妈妈对孩子说,你不能哭哦!我和面条妹妹夹在中间。

可想而知,这个时候在孩子心中,居然去这个地方很多童鞋都会哭,我的天,这是什么地方?我也要哭,不行,我不想去……爸爸妈妈居然那么担心我会哭。能够让我哭的地方该是多么的恐怖啊?爸爸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一系列的情绪就在孩子的小小的内心中膨胀了。

幸运的是,我提前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及时召开家庭会议,讨论方案,在入园一周里,面条妹妹顺利过渡,成功了变成了小一班的一位大姐大。

据说,孩子们在哭的时候,她居然对其他小朋友们说“有什么好哭的啊,你看这里多好玩!”从老师每天发的图片发现,唱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的时候开心的滚到椅子下面的是她,在多功能厅玩汽车游戏,一辆三轮车带着一位小朋友骑得很开心的是她,把饭饭自己全部吃光也是她,小便之后自己提裤子的也是她……

如此老母亲终于放心了,生活自理且能够适应环境,这样入园是极好了!

总结一下我的经验,预防永远比治疗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去幼儿园前你可以做:

1、可以准备相关的绘本,提前给孩子进行预防。

2、经过要去的幼儿园的时候,可以大声的告诉孩子,这就是未来三年内你要在这里长大的地方,让你勇敢、自信的地方。

3、生活习惯的培养,独立吃饭,能够自己搬动小椅子,需要上厕所会举手或者大声呼叫老师。

4、认识自己的衣服、裤子、鞋子,如果可以,锻炼一下孩子自己穿鞋子、提裤子这些动作。

5、提前送到较为放心的托管班进行入学前的适应。

6、做约定:让孩子愉快且明确的意识到,我是勇敢的,安全的,我可以离开家去上幼儿园,我的爸爸妈妈仍然爱我,每天准时来接我。

7、让孩子提前有与同伴相处的机会。我们注意观察孩子,同时引导孩子学会表达,学会相处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