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方丑石
古希腊那个寓言故事给我很大的启发。
当太阳和风在田野里看见一个人时,他们打赌看谁能脱下他的棉袄。风说:我很强大,我把它吹下来就行了。于是刮起了大风,但风越大,那人的棉袄包得越紧,最后他用绳子把它捆了起来。太阳说,我试试。天气变得特别热,男人开始出汗,于是他脱下了棉袄。
风的暴力不但没有让那人脱下棉袄,反而用绳子捆住,但太阳的做法看似简单却让那人不自觉的脱下自己的棉袄。从这里我们,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那种无形的影响和力量的强大。
其实,教育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用权力和暴力促成的教育,必将让孩子更多思考的是如何保护自己,而不是发现并改变自己!
这让我想到了平常对孩子的教育。
在孩子小时候,每次回家,总是滔滔不绝地和我们讲着校园里的故事。今天老师叫我背书了,今天我们上了一个下午的体育了,今天我们搞了一个什么样的活动了,今天我的作业做得非常棒,今天……
好,不错,知道了,这是家长对孩子的回应。
孩子的话总是那么多,而家长的话总是那么少。
然而,孩子长大了,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沉默了。
我们在不停的问着,这几天在学校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
没有。
老师有没有让你起来回答问题?
起来了。
有没有考试?考了多少分?
考了,几十分。
学校里有没有谈恋爱?
没有
……
家长的话总是那么长,孩子的话总是那么短。
话语的多与少的变化,其实不只是话语的多与少,其实是父母和孩子的心态的变化。
当孩子愿意说时,我们不是鼓励与表扬,而是责骂与提醒警告。当我们需要孩子说时,孩子却不愿说或者不敢说了。这是教育的一种错位伤害。
我总记得很多家长在对孩子叮咛时说:
在校要好好读书,莫要谈恋爱,莫要和同学打架……
或者,我们曾经告诉孩子,下次考试要考班上第一,否则对你不客气。
或者说,你要还不听老师的话,我回家揍死你。
或者说,你要是考不取重高就回家放牛,别念书了。
你要还是那样鬼混,你就拿着行李回家陪我去打工吧。
……
这样的话语听得太多,自己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孩子说过很多。
但是,我发现,不管是别人还是自己,这些教育的话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有的学生真的如家长所言,放弃了学业,选择回家。这让人是多么无奈啊。
“我是你爸或我是你妈,你应该听我的”这样的话语最好是少出现为好。你这样的教育只是在透支自己的亲情的情感,而不是让孩子真的心悦诚服。次数多了自然就达不到效果了。
威逼的教育固然对孩子有一定的震慑,但是反复的震慑一方面会失去效果,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可能造成孩子人格和身心的伤害。更甚者还会激起孩子更大的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甚至有更严重的自残和自杀现象发生。这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更不是教育希望的结果。
要想改变一个人是何其艰难。不是有一句话叫:江山易改,品行难以么。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父母,两人关系很和睦,但是也有许多争吵,母亲总是喜欢对父亲的行为说上几句,哪怕是很小的事情,哪怕是很正确的事情,哪怕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只要母亲看见了,都能找出点问题来,并不忘批评几句。
而父亲,总在母亲的批评过后找到自己的借口和理由,而且总是那样的顺口与准确。我们有时也在旁边说上几句劝阻的话,他们都会笑一笑,但是下次依然会那样。不过,说着说着,也并没有影响到父母之间的感情。但是这种习惯和行为却是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
父母的故事让我更加明白:要改变一个人,一般是不能够靠外在的力量去改变的,而是需要靠自己的决心去改变的。所以,真正的改变需要让孩子做到自我改变。
就像我们明明知道自己的唠叨不会起到什么效果,我们却依然还会经常和孩子唠叨或者命令,说着亘古不变的“家常废话”:要努力,要专心,不要谈恋爱了,下次一定要考好,在校一定要听老师话,不要打架等等。明显已经嫌弃自己了,也知道不起任何作用,甚至还起反作用,为什么还是要说呢?
很明显,此时的唠叨成了一种心灵的安抚剂,感觉如果不唠叨了孩子就脱离了我们,就不会听我们的了。然而,你依然没有能够改变孩子。因为,真正能改变孩子的不是外力,而是孩子自己发自内心的自我改变。
就像一个女孩子,他希望让自己变得漂亮,她会不厌其烦地打扮自己,会不惜挨饿受冻也要保持苗条的身材和时髦的着装。为什么她们能够做得那么好,因为她们自己发自内心的想要让自己美起来。
这让我想起了每年高考前夕,很多的学校都要请知名的演讲家来校演讲,通过他们高超的演讲能力激发起学生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斗志,从而让孩子们即使再苦再累也愿意为高考奋勇拼搏,从而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大幅度的成绩提升。这是为什么?这绝不是威逼利诱,这是演讲的力量激起了孩子们内心强烈的改变自己的意愿,从而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
事实上,我们从来没有真正改变过一个人。很多时候,都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慢慢地改变了自己,抛弃了界限,接受了现实。真正的改变必须是自我改变。只有所有的教育都内化为改变自己的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
我们要明白,一切教育都是强化教育,而不是训斥教育,也不是规定教育,更不是禁止教育。
越时训斥,越容易伤害孩子自尊,激起反抗。越是规定,孩子越是感觉被动与管束,越是希望突破以求快感。越是禁止,越是一种诱惑,孩子就越是想尝试。
孩子犯错了,你训斥他,他也能认识到问题,但也会反感你的方式,一次、两次、三次,内心的反感越来越严重,知道某一次,他会大声的吼道:够了,在打试试,再打我就跳下去。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你觉得刚才那件事那样做效果好不好?能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者说,你对那样做得到的结果满意吗?如果不好,你觉得怎样做会更好呢?”这样的循循善诱不但不会遭到孩子的排斥,反而会引导孩子去思考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会引导他们去思考下次遇到这种事情的正确的处理方式。他们反而更加愿意接受了,也会把这种方式记在心里,在下次遇到时顺其自然的就用上了。
我们每次考试都规定孩子不要抄袭。但是就是有些孩子偏偏要抄,他们的心里就在想,我抄了你能逮到吗?我抄了你能对我怎样?我抄了你有什么证据?一系列的挑战其实并不是他的行为和结果的驱使,而是对这种规定的挑战。是对权威的挑战。这是一种特殊心理,也是孩子的特定心理。如果我们面对孩子抄袭,不只是处罚,而是“表扬”,而是委婉的提醒,而是侧面的敲击。或许这位孩子就不会再抄袭了,其他孩子也会受到感染而不会去抄袭了。
再如,我们禁止孩子谈恋爱,但很多孩子偏偏要谈,越是阻止,越是谈的兴起,越是阻止,越是谈的坚定。所以有的老师就反其道而行之,干脆把他们放在一起,让他们时时在一起接触,这样,反而两人的关系慢慢淡化了,逐渐就只有友谊的存在了。
所以从这些现实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现实中的作用的重要作用。我们用那种委婉的方式,用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关爱去欣赏,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其他反面的阻止与训斥。
记得曾经有一个事例,一个孩子考试抄袭抄出了好成绩,他内心害怕不已,因为他知道老师是不可能相信的,一定会训斥他,一定会请家长,一定会报告学校进行处罚,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老师不但没有那样做,反而在班上表扬了他的飞速的进步。下课也把他找到办公室,和他语重心长地谈着对他的期待与希望,并对他此次的进步再一次的表扬,整个过程中没有一点点的责怪。但是他却似乎听出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里的希望与映射,但是他感激老师对他的这些做法,从此以后,他为了让自己真的能考到这样的成绩而真正的勤奋努力起来了,终于,他的成绩可以不抄袭就能考出这样的成绩了。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的内心发生了改变,化为他前进和努力的动力,从而实现了真正的崛起。
所以,我想,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不着痕迹的教育诗一种非常值得提倡的教育方式。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更多的思考。
有人说:教育必须是迂回的,有智慧的,不能硬来。
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我们的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我们面对教育切不可掉以心,我们要结合孩子和事件做不同的观察和处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
我们要用润物细无声的不着痕迹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的性格和习惯都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实现我们教育的初衷。
我们要通过合理的教育方式内化孩子内心的自我改变,然后再通过方法的指导,持续的监督,欣赏式的鼓励与表扬,实现孩子真正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