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动漫

丢不掉的毯子和安抚物,孩子是有“恋物癖”吗?

​​许多孩子有这样一件异常迷恋、爱不释手的物品,它或许是一条毯子、一个奶嘴或是一个毛绒玩具,孩子走到哪就带到哪。

有些父母对此显得非常无奈,想方设法要让孩子戒掉这个「陋习」。丢不掉的毯子和安抚物,孩子是有「恋物癖」吗?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孩子的那些安抚物。

安抚物的困惑:孩子是有“恋物癖”吗?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特别钟意的玩具或物品。在家喻户晓的动画片《小猪佩奇》里,佩奇最喜欢的玩具是一只泰迪熊,而她的弟弟乔治,手里经常拿着一个恐龙玩具。无论是外出活动还是睡觉,都要把恐龙形影不离的带在身边。

父母对于类似问题的疑惑还有许多,比如说:

a.一条毯子从小用到大,已经又旧又破,但是孩子一定要抱着、闻着毯子才肯睡觉;

b.孩子都已经四五岁了,毛绒娃娃就像是他的小跟班,到哪都要带着它;

c.把孩子坏了的玩具扔掉,他却哭闹着一定要从垃圾桶里捡回来。

看到孩子这些行为,有一部分父母不仅焦虑起来,孩子不会是有「恋物癖」吧?如果不去纠正孩子,是不是长大了更难戒掉呢?

其实,孩子的「恋物」,本质上是一种依恋行为。孩子喜欢的毯子和毛绒娃娃,和成人的「恋物癖」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它并不是必须纠正的病态行为。随着年龄和社会经验的增长,只要不被过多地干扰,儿童的「恋物」行为逐渐都会消失。心理学上我们把孩子们这些依恋的物品称为「过渡性客体」(transitional object),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安抚物。(comfort object)

不是“恋物癖”,孩子喜欢的安抚物只是他的“过渡性客体”

最早提出「过渡性客体」这个概念的人是儿童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他认为:

过渡性客体是第一个 ” 非我 ” 所有物( the first not-me possession ),最早出现在孩童的玩耍中,也是艺术经验的前导指标。

「过渡性客体」不是母亲所给予的,而是儿童自己发现或创造的。它甚至比母亲重要,是儿童「几乎无法切割的一部份」 (Winnicott,7) 。

  • 孩子的第一个过渡性客体:自己的大拇指(象征性的乳房)

当宝宝还在母亲的肚子里时,子宫为宝宝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环境。通过脐带,宝宝与母亲彼此连接,共同生存。

而当宝宝出生后,脐带剪断,他会有天生的觅乳反射动作,如果将婴儿放在母亲的胸前,他会寻找妈妈的乳头进行含乳并吸吮。

脐带断开,乳头连接上,这可谓是生命最伟大的第一次分离和再次依附。

但是孩子很快就会发现:妈妈的乳头不是一直都在的。这会让孩子感到焦虑不安,尤其在累了、饿了的时候,甚至会哇哇大哭。

差不多在2个月的时,他会发现自己挥动的双手,而将手指(通常是大拇指或者两三个手指)放入嘴里吸吮能让自己感觉良好。孩子的大拇指就像母亲象征性的乳房,给孩子带来安慰。这便是孩子创造的第一个「过渡性客体」。这个客体不是妈妈,也不是自己(主体),而是处于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一种过渡性客体。

「过渡性客体」客体的出现,可以说是孩子认知发展的里程碑。

因为他已经明白,妈妈不是他的东西,自己控制不了妈妈。但是自己的大拇指就不一样了,大拇指可以随时随地和他在一起,实现在妈妈身上实现不了的愿望。

于是他会对妈妈的爱一部分转移到这个自己创造的「过渡性客体」,达到自我安抚的需求。

当然,「过渡性客体」有些时候也可以是父母人为因素创造、给予孩子的,比如说安抚奶嘴。

  • 父母给予孩子的过渡性客体:安抚奶嘴

安抚奶嘴的设计就是完全模拟母亲的乳房。许多父母也会发现婴儿在哭闹或闹觉的时候,给他一个安抚奶嘴,孩子很快就会安静下来。这种安抚的方式或许短期内有效,但是长期使用并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安抚奶嘴和孩子自己的手指不同,一是无法时时刻刻在身边,二是如果每一次孩子哭闹就给孩子塞奶嘴或者含着奶嘴入睡,容易让孩子产生不正确的安抚方式,造成混淆和依赖。

安抚奶嘴的设计整个充满孩子的口腔,导致孩子无法正确的发出声音,也不利于未来唇、齿、口腔和语言的发展。

  • 母亲的“替身”给孩子等价的温暖关怀与抚摸:毛毯和安抚娃娃

当孩子逐渐长大,有一部分孩子会把他的口水斤、小毛毯或者毛绒娃娃当作自己的安抚物。一般来说,这些安抚物都有以下三个特点:

a.熟悉的味道:带来稳定和安全感。

b.毛绒的质感:满足肌肤之亲的感官需求。

c.可以随时移动:带来“绝对控制感”。

这些安抚物,给予了孩子感官上的熟悉感,可以带给孩子内心安定的「参照点」,让孩子变得平静。它们就像是妈妈的替身,在父母不在的时候给予孩子等价的温暖和关怀。

恋物 ≠ 坏事,安抚物让孩子学会面对分离危机

因此孩子有一两件安抚物也并非坏事,相反,在孩子面对各种人生分离的里程碑时,还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让他更加顺利过渡。

  • 安抚物是依恋到独立的过渡,强行戒除会引发焦虑,造成人格创伤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依恋物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弥补了父母的缺席,还使儿童学会如何在难以应付的环境中自我安慰。因为孩子带着他的安抚物,可以帮助他从依恋父母逐步过渡走向更宽广的世界。

对于孩子来说,小小的安抚物代表着安全和依恋感,是神圣一般的存在。如果把孩子安抚物扔掉,或者“一刀切”强行戒除,不仅会让孩子感到不安、焦虑和恐惧,甚至会造成宝宝人格上的创伤,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 安抚物帮助孩子建立“心理的连续性”,忍受父母暂时离开的时间

6个月~2岁的孩子,处于依恋对象单一化的阶段,孩子依恋的对象就是平时照顾他的亲人。谁和宝宝相处的时间长,他就依恋谁。也就是这个阶段,孩子会对这个父母产生强烈的依恋感,如果父母离开,孩子就会大哭大闹,和父母反复确认:你还会回来吗?

而依恋物件能给孩子一种父母还在身边的感觉,帮助孩子建立「心理的连续性」,使得他可以更容易渡过父母离开的时间。

  • 安抚物帮助孩子渡过断奶、入园、分床、亲人离开等分离危机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分离。比如说断奶是孩子和妈妈的分离,入园是孩子和家庭的暂时的分离,分床更是逐渐和父母分离,走向独立的标志。孩子还有可能面临亲人离开等各种分离的情景。

每一次分离都是孩子一次独立的挑战,分离也意味着新的机会,新的生活。

一边分离,一边成长。孩子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分离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有些宝宝在入园阶段,或暂时离开亲密养育者,独自出远门时,他们会突然特别依赖安抚物,这个时候安抚物能给孩子一种熟悉的依恋感,更好的帮助他渡过各种分离的时刻。

从尊重、理解到爱护,帮助孩子更有效的与世界链接

因此,面对孩子的安抚物,我们需要了解到这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家长焦虑的想法、强硬戒除的方式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伤害。我们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帮助孩子更好的过渡,和更丰富多彩的的世界做链接。

  • 尊重孩子的过渡性行为,注意做好安抚物的卫生

我们会理解孩子对安抚物的依恋需求,并且理解这只是一种过渡性的行为。2岁后,孩子的依恋就会从之前的「单一化阶段」向「对象伙伴化」阶段过渡,孩子始终会放下他手中爱不释手的安抚物的。在那之前,我们能做的就是注意做好安抚物的卫生。

比如孩子的口水巾、小毯子、毛绒玩具容易滋生细菌,孩子又喜欢放在口鼻的地方,因此需要定时做好清洗消毒的工作。在天气好的时候放在阳台晒晒,保持安抚物的卫生情况。

  • 理解「过渡性客体」背后的潜台词:多多陪伴孩子

我们还需要反思: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足够吗?还是我们每次都用买玩具来弥补陪伴孩子的缺失?虽然孩子收到玩具每次也很高兴,但是许多时候新鲜劲过了也就没有了,玩具是始终无法代替内心父母陪伴缺失带来的空洞的。

孩子生命的前三年,和父母建立起正确的依恋关系至关重要。这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人格发展、与他人互动的模式。「过渡性客体」可以帮助孩子暂时的渡过父母不在身边的焦虑,但是本质上还是需要父母多多的陪伴,建立起内心安全的基地,这种影响孩子一生的稳定依恋关系是安抚物无法给予的。

  • 帮助孩子从「依恋」转变为「照顾」

在孩子3、5岁之后,如果孩子仍然非常迷恋他的安抚物,甚至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社交生活时,我们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

比如说,以正向积极的方式邀请孩子给他的安抚物找一个家,帮助孩子从对安抚物的「依恋」转换为「照顾」。小帐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个小小的帐篷里,孩子可以和安抚物有独一无二的相处时间。

  • 提供丰富的感官环境,帮助孩子和世界更好的链接

我们还要尽量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感官经验,多多带孩子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我们还需要创造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事情的经验,让他感觉到双手可以做许多有用、有趣的事,这样也可以帮助孩子转移对安抚物的依恋。尤其是在孩子日常的家庭生活经验中,我们要做到不包办代替,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写在最后

玛丽亚蒙特梭利:儿童应该得到成人的爱,而不是成人忙于生活残余的爱。

面对孩子对安抚物的依恋,做到客观认识、尊重对待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给予孩子更多全情的陪伴,更多细致的观察,以及更多耐心的等待。教育就是用心灌溉,静待花开,这就是和孩子相处过程中给予的最好的教育。​​​​

近期文章

到连云港和镇江,一定要尝尝的那些美食

​​#旅途中的美食#期待了好久… 阅读更多

4 年 ago

外卖我只想吃这只鸭!

​​ 每当临近下班的边缘 肚子… 阅读更多

4 年 ago

穷人养的起柴犬吗?配吗?

​​很多人都觉得养只柴犬是身份… 阅读更多

4 年 ago

柴犬幼犬都有黑口罩吗?能褪掉吗?

​​最近有家长和我反馈说买柴犬… 阅读更多

4 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