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陪宝宝写日记”。
相信大家在网上都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一个7岁的小朋友拿着爸爸的手机玩,将爸爸手机购物车里的东西都清空了,只因妈妈要过生日,自己借花献佛。当快递陆陆续续的抵达家中,爸爸才反应过来。后来联系商家进行退货,留下了两件作为生日礼物。
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延迟满足”的概念。这是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那对于孩子来说,进行“延迟满足”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那个7岁的小朋友一时冲动,清空的购物车就是缺乏了“延迟满足”的教育。
延迟满足”实验,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进行的一个著名实验。一张桌子上摆满了棉花糖,可以选择现在就吃掉棉花糖,如果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再吃,总会有额外一颗棉花糖做奖励。
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通过了这次实验。而且通过实验的那部分孩子在长大之后,果然取得了更卓越的成就。所以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未来更合理的管控自己的行为,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是必须的。
01、孩子没有成熟的思想
曾经在商店看见一个小朋友哭闹着不走,闹着要芭比娃娃。而当时那个家长还没有发工资,告诉孩子等自己发工资就可以给他买,可是孩子不依不饶非要芭比娃娃不可。
其实在等待发工资的过程也是延迟满足,等工资发了才可以买芭比娃娃,这对孩子就是一种“延迟满足”,但孩子没有成熟的思想,她现在想要的东西就想立马得到,而不会去考虑其他的事情,思想不够成熟。
02、孩子情绪不够稳定
很多时候孩子想要什么就会立刻央求或大吵大闹,希望父母能够立马满足自己。曾经有一个孩子,头脑冲动说和别人比赛,输了送一个游戏的皮肤,而且很贵。
这就体现了孩子不够成熟,不会细细思考,会一时冲动的弊端。所以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也是对孩子情绪稳定的培养,更利于他在以后对事情作出决策。
延迟满足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运用好的人,延迟满足就会像蜜糖一样甜蜜,运用的不好的人,延迟满足就像毒药。
孩子出生,不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只会用哭闹声引起父母的注意。当孩子说自己夜晚想要吃糖时,父母可以对其使用“延迟满足”,告诉孩子第二天才可以吃糖。夜晚吃糖对牙齿非常的不好,是不明智的选择,推到第二天白天在吃糖。
既满足了孩子想要吃糖的愿望,又避免了牙齿受到损害,还锻炼了孩子的忍耐力。所以延迟满足的运用范围要考虑当时的环境,以及做完事情带来的长远利益。
很多父母不管做什么都喜欢套用延迟满足,但是延迟满足也并非什么时候都能用。有时候对孩子使用延迟满足,反而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延迟满足。那么如何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延迟满足呢?
01、积极响应孩子的需求
当你的孩子向你提出需求时,你一定要积极的做出自己的响应,而不是用延迟满足来拖着,这样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尊重,自信心会遭到损害。如果一味的忽略孩子的需求,并认为是延迟满足,这就是错误地使用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去做决定。
02、不用健康实现延时满足
孩子出生时并没有言语表达能力,只能用哭声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他饿了就会一直哭闹想喝奶,那么这个时候就不能采用延时满足,因为这是基本需求,并不需要采用延时满足。
亦或是和孩子一起散步,孩子告知自己累了,也不要告诉他,再坚持坚持,因为累是天性,一味的让他多坚持走几步,可能对腿部造成一定的伤害。这些都是健康方面的问题,用延时满足不一定得到成效,还可能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
03、别让等待成为奖励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种话,你在这待一会,妈妈去做一件事,回来给你买冰淇淋。这样在潜意识里给孩子灌输了,只要等待就有奖励。而延迟满足则是考虑当下的环境,做出长远利益的选择,并非一味的等待。
那么下次当孩子等待的时候没有得到奖励,他并不会坚持去等待,这会让他们丧失耐心。而延迟满足则是培养他们冷静思考,拥有好良好的耐心,冷静的头脑去思考事情。所以父母一定不要让等待成为奖励,这对孩子是一种误解。并非等待就能获得奖励,延时满足也不是一味的等待来获取满足感。
父母应当正确认识延迟满足,这是考虑当下困境并为之解决获取长远利益。合理使用延时满足会培养孩子的耐心,不会一时冲动做自己后来后悔的事情。如果自己想做什么事就立马去做,也不考虑后果,久而久之会丧失耐心,当事情没有达到自己预期,会变得暴躁不已,这对身心都是一个很大的损害。
所以父母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饮食满足,会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拥有光明的未来。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