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部分内容可能会引起恶心不适,建议谨慎阅读或放弃。)

韩愈写过一首《落齿》,他三十多岁就开始掉牙了,一颗颗接连地掉。我有次去乡下,见有些人看上去也就四十来岁,一咧嘴,竟然豁了好几颗牙。印象很深刻。过去,人们都以为掉牙是因为老,“老掉牙”。现在知道,不是老,是口腔卫生问题。很多人一辈子没洗过牙。一两年不洗牙,牙周就会有大量结石、菌斑、软垢。古代也没有今天的牙膏,三四十岁掉牙也不意外。

洗牙的时候,医生会用超声工具把牙石、菌斑、软垢震下来。患者一般是看不到的,如果把那些东西盛到盘子里,看一眼就会恶心,更不用说舔舔,尝尝味道。但这些确实来自自己口腔。如果是别人口腔中脱落的结石斑菌,让你尝尝,打死都不干。可是,接吻不就是这样吗。

佛教讲,观“此身中三十六物恶秽不净”。这是非常必要的。看那些洗牙洗掉的东西,也属于“三十六物”。我读研的时候,中秋节班级聚会,大家还没吃完,有个同学就喝吐了。没吐别的地方,全吐到了汤盆里。谁也没法再吃下去了。很恶心。不过,看这些,是佛教提倡的。《瑜伽师地论》就专门讲,要多观食物到了肚里如何不净和恶心。古人说“革囊盛血”“革囊众秽”,还不够直观,毕竟革囊在外面,血秽在里面。所以接吻会很陶醉,因为看不见牙石、菌斑。吃个饭,碰见美食要拍照,发朋友圈,没人发呕吐物。而存在腹中的,是呕吐物的形状。

牙石是可以除掉的。但只靠刷牙不行。要用铁钩,用超声工具。烦恼也一样,是有办法断掉的。但也要借助工具。平常我们断不了烦恼,是因为没工具,像古代人搞不掉牙石。

一般人都是断不了烦恼的,有时候感觉不到,是烦恼没起来。就像身上有病,但没发作,是无症状感染者。没发作是因为没接触因缘。就像有些人要到了冬天才发病,有人关节炎要到阴雨天发病,有人鼻炎要到雾霾天发病。平常在家好模好样,上街走一圈,逛逛三里屯,各种烦恼都起来了。

断烦恼的过程,叫“无间道”。断不了烦恼,因为没有“无间道”。就好比,拿手指在墙上戳,想戳个窟窿是不太可能的。但扛个冲钻机来,一会儿就能把墙打穿。

为什么冲转机能把墙打穿?因为力量使在一处。如果能把心的力量集中一处,就有望断掉烦恼,这是断烦恼的必要条件,叫“止”,也叫“奢摩他”。“制心一处”有种种办法,总之,都是训练把心力集中于一点。道理并不高深,就像跑步,需要的是日复一日的练习。

光有冲钻机,不通电也不行,靠自己扛着冲钻机往前杵,是没效果的。要靠电力。电提供的其实不是向前的力量,而是旋转的力量。奢摩他的修习,其实就是提供旋转的力量。旋转得足够快,打钻就容易。“旋转起来”好比“止”,“往前钻”好比“观”,“观”也叫“毗婆舍那(毗钵舍那)”。真正断烦恼,靠的倒不是旋转,而是向前钻。不是奢摩他,而是“毗婆舍那”。“旋转”把周围的石块打掉,是帮助你向前用力的,起辅助作用。

烦恼是靠观断掉的。止只是助缘。但“止”这个助缘是必要的。起码要有“未至定”才行。否则,“观”没有力量,就像手指杵墙。

观什么呢?苦、集、灭、道。无论是外道,还是圣道,想断烦恼,都要观苦。只是,圣道观“苦”等“四谛十六行相”,对其中的苦也是普遍观的;而外道只观局部的苦,只观下地苦,不观上地苦,所以不能真正断、彻底断。

还有一点,钻头得尖,如果钻头是圆的,也不行。为了把钻头变得更尖,需要观的行相越来越少,叫“减缘减行”。一开始是欲界和上地各十六行相一起观,到最后,减到只观欲界苦谛四行相中的一个。这时候,最尖的钻头就完成了。

然后,烦恼的铜墙铁壁开始脱落。这一刹那,叫“入正性离生”,成就“苦法忍”。“苦法忍”一旦成就,解脱就注定了。这是真正的“不二法门”。

难在两点。一是奢摩他。就是冲钻机的旋转。另一点是,共相的观察。不是单观一件事情。接吻的时候想到牙石、菌斑、软垢,可能马上兴味索然。但这只是一件。在别的事情上,你看不到内部的藏污纳垢。看不到一切法中的苦相、非常相、空相、非我相。

必须在一切法上看到这些相才行。减到最后,只留下“欲界苦谛”的一个行相。最后保留的这个,是有选择余地的。一般来说,利根人留的是“空”或“非我”;钝根人留的是“苦”或“非常”。凭借它们,就进入“正性离生”了。

我们也许觉得恶心的事情,实际上是很有必要面对的。佛教不是谈玄说妙抄抄《心经》那些,它有很质朴很具体的实践措施,而且是异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