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一直觉得爸爸重男轻女。

 

家中独女。记忆里,妈妈因为工作不能每天回家,经常可能一个月才能见到,我其实跟爸爸比较亲。那时候家里住联排平房,爸爸天天上夜班,晚上把我托付给隔壁邻居,白天带我收拾屋前菜园和后院鸽舍,教我简单的画画,带我钓鱼、游泳、逮麻雀,无拘无束享受着自由,没有妈妈的管束,放任式的教育到后来变成令外婆头疼管不了的野孩子,上树、翻墙、爬狗洞、钓青蛙,祸祸人家菜地里还没长成的红薯芋头,跟同龄的几个孩子带着屁股后头跟着的一堆“萝卜头”四处撒野。当时,爸爸有辆28自行车,骑车带我时坐在后座的我总坐不老实,经常扶着他的肩膀站起来,耍杂技般各种侧坐、背坐变着花样捣腾,一直到4年级我有了自己的自行车,那时候胆子真比现在大一万倍,完全没有害怕跌下来摔着,现在想来,是爸爸稳稳的车技和给我的安全感让我无所畏惧。小学,一次手工课要求做风筝,爸爸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堆了很多竹子的材料加工窝棚忽悠人家给弄回一截竹子,给我做了个跟买的一样好的风筝,放上天时,那种能在其它小朋友中炫耀的快乐现在想起来是幸福。现在回想,爸爸是真的爱我!

 

但是那么小的我为什么会有爸爸重男轻女的感觉?

一件小事,看爸爸下象棋解残局,好奇想学,爸爸说你又不是男孩子学什么象棋。

其实,不能理解我们的记忆为什么有时候一万件快乐的事情抵不过一个让你失望的瞬间。而且,是这么小的一件事啊!一定是我听到过邻里或者家人亲戚闲聊中涉及这方面的八卦,当时就记住了,加上对重男轻女幼稚的理解,潜意识再通过一些东西去验证爸爸是不是这样的人。可这件小事,爸爸让我失望了。我没有问为什么不能学,也没有再缠着爸爸学,只是往后开始默默的好强,自认不比男孩子差,在每一个造成我类似误解的瞬间,渴望被认可,不愿意示弱,任由这样的性格成长,怎么示弱早已学不会,反倒是学会了理性的对待生活,把内心柔软的那些感性藏起来留给了各种被感动到的文字和影视,不希望被任何人看到脆弱的一面,顺便极度讨厌“重男轻女”直到今天。

 

以上,我的故事没有什么代表性,长大后我才意识到爸爸算不上存粹的“重男轻女”,但我特别能理解有过真实“重男轻女”经历的女性,在那个突然意识到问题的当下,每个人对自己性别失去的自信。对她们部分人来说,接受性别不能挑选的事实,反抗命运,认为只有比男性更强大才能证明自己。所以,她们成长到今天,一定是过去的某个节点影响到性格的成型,不是她们想变成这样,是那个时间段所感受的东西塑造了今天的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