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昨天晚上雷阵雨,窗外闪电肆虐,雷声更是一声紧似一声,确保窗都关好,就一直陪着女儿,好在丫头睡得还算安稳。
可是第二天醒来却发现,养在阳台的小兔子没能经受住雷声的考验,直挺挺地躺在笼子里,小身体变得僵硬。
这一幕没有防备被早起的女儿看到,小丫头“哇哇”大哭,怎么哄都哄不好。
孩子5岁了,喜欢小动物,经常央求给她买些小金鱼、小乌龟之类的养,之前小金鱼死了,她会难过很久,而这只小兔子更是她的心爱之宠,所以小兔子的死,让她直接进入崩溃大哭的状态。
奶奶见不得孩子哭,直接下了“禁养令”——以后不要再给孩子买小宠物了。
伤心也是学习的一次机会
有很多父母因为怕孩子孤独而给孩子买了这些小动物,虽然很有可能会忽略了“养宠物”背后的意义,却并不会影响孩子从养小宠物中获得的成长。
这些成长有的可能大家能够意识到,有的可能了解了之后,就会对养宠物这件事带来的伤心一类的“副作用”没那么抵触了。
爱心——需要一个完全依赖,接纳你的伙伴帮助激发。
“你要是生老二,我就把他扔出去!”类似这样的话,7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是不会说出口,甚至这样的想法都不会有。
现在的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孩子,生长的家庭结构大背景,已经让他们习惯了自我为中心,习惯了别人对他的付出,似乎这些看起来都是理所应当的——“他们就我一个孩子,不给我给谁?”
《二十不惑》的几个大学生里面,梁爽就一度因为太过自我为中心,被同宿舍的大宝、小果和石头设为了宿舍中最不受欢迎的人,还把wifi密码设置成了“但愿梁爽不会再回来”的首字母,就是因为在宿舍里梁爽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而从小让孩子习惯了为某个弱小的小动物付出爱心,那么就会有照顾弱小的怜悯心,能够让孩子的人格的形成逐步完善。
责任感——付出了,才会在实践中学习。
一个孩子是不懂得什么是责任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之前公布过一项研究结果:养伴侣动物的儿童更少感到孤独,有更强的分享倾向,更愿意照顾幼小的儿童。
家长引导孩子长期对某种陪伴性动物进行照料,收获就会在不断学习、持续照料小动物中悄然到来。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能够领悟到自己的照料对这些小动物的意义,激发孩子的责任感。
孩子就会慢慢懂得自己的付出对于对方的意义,如果能因为自己的照料而让对方获得愉悦,他就会非常开心。
自信心——成功地照料一个生命,也会激发自信的绽放。
有小动物的陪伴能够成就孩子的自信心,一个弱小的孩子,处处都需要别的照顾。
让他觉得自己是很弱小的,当他能照顾比他弱小的生物的时候,他会看到自己的力量,他会得到正向的激励,增强他的信心。
而当他从这件事上获得信心之后,就会把自己的信心带到别的事情上去。
比如说主动帮妈妈做事和照顾老人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比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信心更重要的事了。
悲伤的体验,情绪经历的必然
当然,照顾小动物并不是都是快乐的体验,要知道小动物的寿命总是比较短,所以孩子很难避免生离死别的过程。
当一个孩子因为小动物的死亡而陷入悲伤而无法自拔的时候,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心情。
对于小生命的死亡大人都已经经历了很多类似的事情,所以大人不会过于难过,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件事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死亡是他幼小的心灵所无法接受的。
此时家长的态度就非常的重要,不要嘲笑孩子的幼稚,要看到在她的行为的背后,是对小生命的爱和对死亡的无助感。——这种感受虽然是父母不希望孩子经历的,却是孩子学会敬畏生命非常必要的一课。
经历宠物死亡的孩子,开始的时候可能会非常难以接受,但是关于生命的认知因为小宠物的离开而开启,更容易让孩子逐渐接受。
有很多孩子,因为没有接受过关于生命的教育,突然遭遇了生活的重大变故,因为无法调整适应从而难以走出内心的阴影。既然养小宠物必然避免不了这一环节,不如借此让孩子体验生命的完整过程。
智慧的家长善于疏导
并不是说疏导孩子的情绪需要多么高深的技巧,智慧的家长,如果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安慰孩子,会在孩子伤心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拥抱,陪伴孩子。
在孩子有情绪时,错误的做法是批评孩子软弱,类似的话好比一把刀,让孩子不知所措:
“有什么好哭的”——否认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觉这样的情绪不好、甚至不对,从而压抑自己,无法释放自己的情绪。
“再买一个不就完了吗?就会哭!”——漠视生命的逝去,用冷漠的填补来扼杀温情的怀念。
“早知道你这样,就不让你养小鱼(其他宠物)了。”——不好事情发生,采取埋怨的态度;认为伤心是不好的情绪;用“干脆不做”的方式来避免错误。
其实上面列举的三种回应方式还反映了亲子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缺失——情绪管理。
不能很好地处理情绪会让孩子不自觉的压抑自己的情绪不要表露出来,这其中也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危害呢?
孩子的情绪长时间无处发泄,有可能带来自闭。大人也有情绪很低落的时候,因为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上的烦恼、孩子不听话都可能造成情绪上的失落感。
相比较孩子而言,大人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不会让负面情绪控制自己的人生,但孩子不同,他还无法形成自己对情绪的控制。
一种负面情绪不能得到及时发泄就会流向他内心,让他觉得很孤独无助、时间长了就容易形成自闭等不良心理状况。
孩子的情绪长时间得不到疏导有可能会造成逆反。如果家长没有耐心、没有方法,对孩子的情绪问题只会冷嘲热讽,孩子不仅仅要承受情绪上的失落,家长的态度会让他更加觉得无助和焦灼。
于是孩子往往会进行本能的掩饰和反抗。
比如说为了表现自己没那么软弱,刚刚孩子为死去的小动物流泪的孩子往往装作不在乎的样子,特别当身边有同龄人的时候。
甚至为了所谓的面子,孩子表现的特别逆反,对家长的批评下意识的进行反驳,或者用残忍、暴虐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并不软弱。
孩子情绪长时间得不到安慰就会变得焦虑。孩子对死亡的无知和畏惧会让孩子觉得死亡是件特别可怕的事,在他的概念中无法接受的事。
家长要对他进行及时的安慰,告诉他生命都是有过程的,包括人在内。
平常没有这种死亡教育的孩子,遇见家人去世的重大打击的时候,往往会走不出来,变得无比的消沉和焦虑。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认知不仅仅是对外界的,更包含对内在的认知,其中就包括对自己情绪的认知,在这一过程中,父母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智慧的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情绪的不对,引导孩子进行正面思考,避免情绪波动到一定程度会形成的心理疾病。
孩子处于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时候,可以用转移注意力或者是培养其他爱好的方法进行引导。
家长可以通过陪孩子观看关于生命的记录片,来引导他了解死亡的真相,帮助他渡过心理的不适应期。
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步都有可能关乎孩子未来的身心健康。
家长要把握孩子的心理进行积极的引导,让他从死亡中获得领悟,从分离中学会珍惜,能够正视生活中的不得不面对的各种问题,而不是逃避面对生活的挑战。
——————————
我是晨光微晓(琴屿书香),学英语、爱绘本、专注育儿心理、育儿经验分享的俩娃妈,欢迎关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