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听说了国内的热播剧”三十而已”,对于一位四十老母,其中关于孩子的桥段倒是引起了我的兴趣。
❶
其中一个故事,是讲幼儿园一个叫楠楠的孩子突发癫痫,引发骚乱后,家长群里炸开了锅,竟然讨论建议幼儿园让这个孩子退学!这是一个多么荒谬的桥段,我当时真被气到了。这个我后面再表,先来说说让我解气的桥段吧。
女主顾佳因为提出异议,不同意让楠楠退学的请求,因此在家长群,或者说妈妈群里被排挤。更令人震惊的是,在一次孩子们的家庭聚会中,未经顾佳同意,她的儿子被带到另一个小朋友家中,并被这个小朋友的妈妈反锁卧室,以示对顾佳的报复。
最精彩的桥段是,顾佳在发现儿子被反锁卧室后,先抑制住自己满腔的怒火,安抚极度悲伤的儿子。那个愤怒倔强的眼神,看起来像极了”一代宗师”中章子怡,简直不能再帅了!她在试图抱起儿子的时候,略显吃力,让人看起来有点心酸,但是情绪铺垫很到位。不管多么悲伤愤怒,都要温温柔柔地先安顿好儿子。随即顾佳一个非常利落的转身,脱下漂亮的高跟鞋和手表,完全没有顾及任何颜面,将两位始作俑者推进房间,打她们个措不及防。
这段看的我真是心惊肉跳,瞳孔放大啊。也不晓得是因为剧情太精彩,还是生活太残酷。不过我还是问了我自己,换作我会不会也这样做。答案竟然是肯定的,虽然这样做会吓到孩子们,而且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可作为一个有着血肉之躯的母亲,在那个场景中,愤怒真的可以燃到极点,根本无法让自己理智下来。
❷
这个桥段发生的起因,是就患有癫痫病症的楠楠是否应该退学一事,家长群里起了纷争。有家长认为,老师之前应该通报楠楠的病情,接下来楠楠应该退学。
首先,这几位家长对癫痫病的常识认知有问题。更重要的是,楠楠上幼儿园这件事是否应该由其他孩子的家长决定?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一个孩子的家长怎么可以剥夺另一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就因为这个孩子可能在发病时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惊吓?这可不仅仅是挑战幼儿园老师的权威,而是对弱者正当权利赤裸裸的无视。
在挪威的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一些有各种问题的孩子,他们虽然有专门老师陪伴,但是时不时仍然会对其他的小朋友造成困扰。我见到最震惊的场景是,一个问题孩子在另一个孩子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一脚踢在对方的肚子上,被踢的孩子一声尖叫后哭得很惨,我当时心疼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而踢人的孩子那一刻的表情竟然还有点狰狞。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个问题孩子当时的眼神都是不正常的。
而我家儿子也被这个问题孩子推倒过,直接头着地,当天被老师告知要回家注意观察。我当时非常恼火,因为幼儿园里,一般情况的冲撞,老师是不会知会家长的,但凡知会的,孩子当时一定是伤得不轻。可是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依然在幼儿园里过着大致正常的生活,也没见家长委员会对这个孩子提出任何异议,我也只是在跟其他家长的闲谈中了解到这个孩子的一些家庭背景而已。
❸
孩子班里有癫痫病症的小朋友,怕自己的孩子受到惊吓,就希望他们可以远离这种特殊的孩子。但如果自己的孩子是那个有点特殊的孩子呢,作为家长一定会期待班里的所有小朋友和家长都可以友善一点,接纳自己的孩子吧。
我至今还记得女儿在上挪威公立小学之前,整个年级的家长会上,两位家长在校长的引导下,在所有家长面前介绍自己孩子的特殊性。一个是爸爸,他的儿子有一些智力障碍,说话有问题,不会主动攻击,但是我后来观察到这个孩子可能会无意间制造一些意外状况。这个爸爸当时只是看上去很轻松,但是真的可以感受到他的尴尬。为了让这个孩子在学校跟其他小朋友有交流,孩子们每周会学一点手语。
另一个是妈妈,她的儿子跟我女儿同班,自我控制有问题的,有攻击性,妈妈说到最后的时候已经哽咽。一次,这个男孩竟然用胳膊夹住女儿脖子,之后女儿一直很害怕他,当时我也很紧张,但也只是跟老师反应了女儿的状况,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只是表示会注意,并未告知他们对这个男孩实施了哪些教育手段。我理解这是属于不该告知我的,涉及孩子隐私的范畴吧。我自己倒是一直关注女儿的状态是否有异常。过了大概一年的时间,两个孩子又可以一起玩了。
❹
一个社会的文明高度,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在这个社会中如何被对待。”尊重”是最基本的一条,却也很容易被忽视。大人的一个无心之举,都可能给一个孩子留下一生的烙印,更何况刻意所为。
话说我就有一个童年的阴影,幼儿园不爱睡午觉,老师就会用苍蝇拍打脸,即使假装闭上眼睛,老师都不会放过。那是一个彪悍的女人,不发火的时候对我还是疼爱有加的,可那些美好的点滴都没了记忆,只记得每天中午坐等被苍蝇拍打脸。
我最近的一个无心之举,就给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带来了困扰。幼儿园里有兄妹俩,下午的水果时间,哥哥没有任何食物。因为疫情,幼儿园现在不提供任何食物,而且小朋友之间不可以交换食物,但是来自同一家庭的除外。我见妹妹饭盒里有两块面包,于是就问班主任,是否可以拿一块面包给哥哥。结果班主任说,这个你要问妹妹。我略显惊讶以后,还是问了妹妹。妹妹没啥反应,于是我就没多想,拿了一块给哥哥。结果妹妹吃完第一块以后,才反应过来,剩下的面包不见了,开始哭了起来。我后来想想,妹妹当时很有可能没有理解我的问题,而我也没有跟妹妹确认她的态度。
这是一个多么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但是几十年成长形成的惯性思维,让我当时没有顾虑到孩子的感受,没真正做到”尊重”孩子而给孩子带来了困扰。
我这两天一直在想: 假如”顾佳”这样的妈妈生活在北欧,有没有可能跟那几位家长开撕呢? 大概率事件是下面的结果: 北欧没有”三十而已”中事件发生的土壤,但是也不排除奇葩,会跟幼儿园或者学校提出无理要求。这时老师根本不需要跟家长废话,直接通报儿童福利署即可。或者”顾佳”对这种家长有异议,也无需跟他/她正面冲突,也可以直接联系儿童福利署。如果真的出现将儿童反锁房间的事件,儿童福利署也会怀疑施暴者的养育动机,重则可能剥夺其对子女的抚养权,到那时可能就是施暴者跟儿童福利署开撕了, 而且也绝不会是一顿拳脚可以了结的,情节会更加起伏跌宕。
这个北欧的版本是不是也挺过瘾!
本文所有图片,除特别注明
均来自网络,侵删
本文原创,转载请邮件联系
nuoweibuleng@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