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动漫

今天,我们来聊聊“延迟满足”这件事

​​

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一个“别人家的妈妈”走红了。 南京的陆女士为了圆5岁女孩的“公主梦”,手工还原了艾莎的战袍,而且,做的不止一件,到现在为止,她已经给女儿做了五、六件款式不同的公主裙了。 

陆女士的女儿穿着迪士尼公主的同款手工裙去游玩迪士尼,经常会被妈妈们拉住要链接。可这公主裙,可是“孤品”,而且是无价之宝。

隔着屏幕,都无比羡慕穿着妈妈亲手做的公主裙的女孩。愿望被满足,这绝对是一种超大的幸福。 随手把这条新闻发给了一个手工做的很好朋友,因为上次听到她女儿说想要一条公主裙,她嘀咕说公主裙太贵了。 她发来语音说,自己动手做公主裙,太浪费时间不说,而且,孩子小,不能他们要什么,就满足什么,这样会惯坏孩子的。 一声叹息之后,也不得不承认,其实,有不少父母和我朋友是一样的想法,认为满足孩子的要求和想法,便等于宠坏孩子。

曾在网易云音乐看到这么一个热评,被点赞无数次:

大街上,有个小男孩吵着要买棉花糖,妈妈指着他手里的小糖人,说:“刚买的孙悟空还没有吃呢,怎么还要?” 小男孩不听,就在原地,非要买棉花糖不可。 妈妈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小男孩终于拿到了棉花糖,开心地对小糖人说:“大圣你看,你的筋斗云来了。”

这个故事很稀疏平常,但是,却有很多人都被它暖到了。因为我们中间有很多人,当年各种需求和愿望,都曾被父母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了。父母有他们的原则,可是,他们永远不知道,这些冰冷的原因,冻伤了多少孩子的心。 被满足的孩子有多幸福,不被满足的孩子就有多不幸。 童年时期,需求不被满足的孩子,会变得自卑。 孩子因年龄小,他的自我的评价都来自他人,尤其是自己最爱的父母。当自己的需求不被满足时,他们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是不对的,甚至,有的在父母各种拒绝语言的后面,读出了其它的意思——我不配拥有这些东西。 表妹为了戒掉孩子“看什么要什么”的坏习惯,当孩子要买东西的时候,她一定是不买的。等他不要了,再买给他。 有一次,表妹带儿子来我家玩,我特意买了几小盒乐高给孩子们拼着玩,还买了一些水果。 即使我一再强调,那个乐高玩具是送给他的,他却一直说:“我不要,妈妈说这些玩具零件太小了,我会弄丢的。” 我拿起一个芒果问他要不要吃,他却抬起脸问我:“大姨,这么大的芒果,是不是特别贵?” 聊天中,表妹说小外甥不合群,不爱和别人一起玩,还说别人肯定不愿意和他玩的。其实,她不知道,正是因为她的不满足,已经造成了她儿子有了自卑的心理。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不满足孩子的需求,会养出一个讨好型的孩子。

讨好型是美国心理治疗萨提亚提出的生存姿态之一,讨好型人格的人很敏感,特别关注他人的情绪,却丝毫不在意自己,他们忙于平息各种麻烦。 我有一个闺蜜,在朋友圈子里以“人好”而出名。她好到什么程度呢,自己拜访客户要开车,有个朋友开口借车,她都不会去拒绝别人,经常出现别人开她车,她自己打车的情况。 我问她为什么这么苦自己,她说,总担心别人会生气,害怕自己做的不好。 她那一份压抑自己的需求,成全别人的好,让人心疼。她却说习惯了,小时候,父母对她想要的东西,都是视而不见的。她想要一条踩脚裤,她妈妈说,不能别人有什么,你要什么。她想和同学看电影,爸爸说,那东西看完就没了,还不如买书看。 一个小时候总不被满足的孩子,长大了也学不会满足自己,却会竭尽全力去成全别人,成为一个“懂事”的人。 生活中,总是不被父母满足的孩子,在长大后,更容易被欺骗和利用。 心理学家李雪在《遇见一个人》中写道:“那些幼时经常被及时满足的人,画的饼并没有太大的诱惑力,他们会理智地衡量付出与收益,有梦想,有激情,但不会活在别人变质的梦幻泡沫中,骗财骗色的招数对他们更是没有用。” 杨澜三四岁寄居上海外婆家时,年轻的舅舅常在领了工资的周末,带她去最高级的红房子餐厅吃西餐,去淮河路照相,去看最新潮的立体电影。被长辈责怪为小孩子乱花钱,他却说,女孩子就要见世面,不然将来一块蛋糕就把她哄走了。 人在饥饿的时候,更容易选择垃圾食品。
总是不被满足的孩子,因为内心积攒了太多不被满足的失望,一旦有人愿意满足他们的需求,即使是一个谎言,他们可能也会相信。 一个总是不被满足的孩子,内心像是有个窟窿,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窟窿会越来越大,即使在成年后,他们有良好的经济能力,可是,却也总感觉不到幸福,因为不被满足的匮乏感,会如影随形,伴随他们一生。

当然,父母不满足孩子,并非是和孩子有仇,而是因为爱孩子,才这样故意“为难”孩子,希望通过这种不满足,让自己的孩子越变越好。以为拒绝或者延迟去满足孩子,这样会让孩子明白东西来自不易,从而让孩子去珍惜,也不会养成乱买乱要的坏习惯。
延迟满足,曾被很多父母追捧。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做了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在他们的面前放着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孩子,如果马上吃掉棉花糖,是没有奖励的。如果等一会再吃,会再得到一份额外的棉花糖作为奖励。 实验开始,有的孩子会毫不犹豫地吃掉了棉花糖,而有的孩子,却等了一会,在研究人员回来之后,才吃掉棉花糖。 研究追踪发现,那些等一会才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都要比同龄孩子优秀。 因为“等一会”吃的孩子更优秀,所以很多父母开始追捧延迟满足,不分时间和场合地强迫孩子“等一会”,不那么及时地满足。 马伊琍曾在微博上发文diss延迟满足,认为延迟满足是胡扯,这里我举双手赞成。因为延迟满足,是孩子们自己愿意去延迟,也就是他们的自控力好,所以才会优秀。而由外力逼迫去延迟再满足,反而适得其反,没有让孩子变得优秀,可能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那么,当孩子想要一个东西,而我们又不想或者无法满足的时候,怎么和孩子沟通呢? 拒绝用“不语言”。 曾有人做过一个心理实验:
选100位志愿者,让他们闭上眼睛,然后下达命令:“不要去想一个黄色的柠檬,不要去想这只柠檬的味道。” 结果呢,几乎所有志愿者都在想黄色的柠檬,以及柠檬有多酸。 这就是“不语言”的威力。 当孩子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父母可能都会说过这样的话:“不要买这个东西,这个东西不太好……”,然后会以成人的眼光,去各种衡量这个东西的不好,这样做其实反而会加速孩子想要这个东西的想法。 我们在拒绝孩子的时候,可以把“不许”、“不可以”改成“可以”,在和孩子讨论后,加上一些限制条件。 比如,有一个玩具,家里已经有了一个差不多款式的,我们不想再买给孩子,我们可以说:“买玩具是可以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别的款式,因为这个我们家已经有了。” 当无法满足孩子,可以实话实说。 现在不论是孩子的衣服、玩具,还是零食,各种各样的。尤其是带孩子去超市,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孩子说要,父母都买给他们,这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实话实说。 有一次,我儿子看上了乐高店里一个超大的乐高,而且,一再表示,他很喜欢这个,想让我给他买。 

那个乐高价格很贵,而且,根本不是他这个年龄可以驾驭的。就是拼出来了,家里也没有那么大的空地摆这个乐高。 我蹲下来,温柔地告诉儿子,虽然我知道他很想要这个东西,但是它太贵了,妈妈身上的钱不够。而且,家里没有这么大空地方来摆它。 没有办法满足孩子,如实相告,孩子可能会难过和失落,但是,这些挫折都是自然的。并非是父母刻意制造出来,用来延迟满足孩子,这样也不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 李健曾在节目中,自曝自己家庭条件不好,但他却迷上了音乐,他想要一把吉他,母亲却花了一个月的工资给他买了一把红棉吉他。 

虽然后来,李健自己也买过更好的吉他,但是,母亲给他买的那把吉他,因为带着他强烈的愿望,而变得更珍贵,连同学习吉他的日子也变得甜蜜和温暖起来。 心理学家威利·詹姆斯说过一句话:“在人类天性中,最深层的本性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
每一个孩子最深层的渴望,不过就是获得认可的感受,满足得到重视的本性。 当孩子的愿望被满足,这种幸福感无法比拟。 父母不要低估拒绝孩子带给他们的伤害,也不要高估满足了孩子,带给他们的负面影响。合理的满足,只会给育儿做加法。

 文章策划:有养   ​​​​

近期文章

到连云港和镇江,一定要尝尝的那些美食

​​#旅途中的美食#期待了好久… 阅读更多

4 年 ago

外卖我只想吃这只鸭!

​​ 每当临近下班的边缘 肚子… 阅读更多

4 年 ago

穷人养的起柴犬吗?配吗?

​​很多人都觉得养只柴犬是身份… 阅读更多

4 年 ago

柴犬幼犬都有黑口罩吗?能褪掉吗?

​​最近有家长和我反馈说买柴犬… 阅读更多

4 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