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以降,茶事兴盛。根据陆羽的《茶经》记载,唐朝的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不同形式的茶,也有着不同的贮茶方法。
|绢、纸相寄
饼茶是唐朝时比较常见的茶叶形式,常用纸或者绢类等细薄的丝织品来进行包装储存。
如何最简单也最直白地向好友表达你的惦念之情?寄特产,尤其是应季特产!唐朝文人相交,彩笺尺素之余,便是互寄新茶:以白纸或白绢包装茶叶,并在包装上题写诗句。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杨嗣在《谢寄新茶》云:“封题寄与杨司马,应为前衔是相公。”
|备茶所需
唐饮以煎茶法为主,而煎茶法中也提及了两个“临时”的茶叶储存器具——“纸囊”和“合”。
煎茶法的备茶阶段,需要将茶饼在火上炙烤,炙烤后的茶饼放入纸囊中,以保茶香不外泄(“纸囊,以剡藤纸白厚者夹缝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茶叶冷却后将其研成末,过罗筛后的茶末便存于合中,以待后续煎茶之需(“罗末以合盖贮之,以则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纱绢衣之。”)。
唐朝的煎茶之道可以从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中探得一二。这套制作精美的金银茶具里便包括了贮存茶末的罗合以及银龟茶盒。
|茶笼贮茶
文人以绢纸装茶,题诗其上,文雅质朴;皇室以茶笼装茶,编金织银,精美瑰丽。法门寺出土的茶具中,金银编织而成的茶笼便是唐朝时贮存饼茶的另一器具。它们均带有提梁,可挂于凉爽通风处,以保持干燥。同时,笼体底部有足,还可用茶笼焙炙茶饼,使茶饼内外干透。
|除湿贮茶
江南一旦入梅,个把月见不到太阳都是常事。雨丝绵绵,淅淅沥沥,古人也饱受梅雨的困扰。茶叶在梅雨季节应当如何保存?
陆羽在《茶经·二之具》中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法——用一种名叫“育”的茶具烘茶:用木头作框架,用竹篾编织环绕,再用纸裱糊,起名为“育”。育有两层,上面一层有盖,下面一层有托盘。旁边开一扇小门。江南梅雨季节时,便将火灰(有火无焰)放在下面对茶饼进行烘烤除湿处理。(“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傍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煻煨火,令煴煴然。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
【版权声明:文中图片与文字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标注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