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
“可怕的两岁,恐怖的三岁,忍无可忍的四岁!”
孩子快到两岁,爸爸妈妈们就瑟瑟发抖,孩子的调皮劲渐渐显露,让人烦恼不已。
楼下的男孩两岁,出了门就开始跑,还不知道看路。有一次直接把一个1岁多的女孩撞到了,当时情况好紧张,好在女孩的奶奶眼疾手快,托住了女孩的后脑勺,要不然指不定出什么情况呢?
男孩每天不是爬高就是钻桌子,哪里不让去就去哪里。总会不小心碰到胳膊、碰到手,就委屈得不行,动不动哭鼻子掉眼泪,一天哭十几次。妈妈说直接被整崩溃了,2岁孩子都这么难带,以后可咋整。
听到男孩妈妈的控诉,妈妈们都有同感,纷纷表示“一样一样的”。
美国亲子教育心理学家约翰·罗斯蒙德说过,两岁被称为第一叛逆期,但是“可怕的两岁”不是两岁的代名词,会出现在1岁6月到3岁孩子身上,但是反抗力最强的时间是在两岁到三岁之间。
所以很多妈妈发现,1岁多孩子的行为也特别不尽如人意。总结来说,两岁孩子一般有下列这些可怕的事情。
1)喜欢搞破坏
孩子总喜欢做一些有破坏力的事情,不管一个物品多喜欢,他也会破坏。即使有些东西藏得很隐蔽,他也能找到。
孩子喜欢跑到很高的地方,像阳台、椅子等等,也喜欢钻到床底下、钻到衣橱里。在这些地方,孩子所见之物都可能会统统破坏。
花盆里的花会拔出来,摆放整齐的书籍、玩具会一股脑儿扔到地下,衣橱里的衣服非要全部拽出来弄得乱七八糟。给他用积木搭好的高楼,他一巴掌就让他们瞬间倾塌。
只要孩子在家,家里就是乱糟糟的,只盼着他快点能上幼儿园。
2)喜欢发脾气
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哭闹,感觉都是一些没来由的小事。
给孩子看动画片,说好的是看两个,他每次都说再看一个,一个个看起来没完没了,跟他说不能看了,就开始哭闹。
在超市看到喜欢的玩具就要买,不给买也会用哭闹威胁。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就喜欢别人的玩具,人家不给就让妈妈帮他要。
让孩子吃饭,孩子不想吃,不是好好说话,而是哭闹发脾气,好像是见了毒药一样。
3)和大人对着干
常常是你让他上东他偏向西,你让他打狗他非撵鸡,大人让他做什么他非不做什么。
以前小嘴很甜,2后忽然变得很气人。在路上碰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让他打招呼,他却说“不叫爷爷!”“不叫奶奶”,甚至禁止家人和别人说话。
告诉他吃饭时间到了,却回答“不”。让他吃这种菜,他偏要吃另一种菜。让他赶紧睡觉,非要闹个不停,总也不想去睡觉。
孩子以前很乖顺,事事服从命令,忽然变得如此执拗、叛逆,让爸爸妈妈深感无所适从。
乖乖的孩子为什么会变得不可理喻,让爸爸妈妈百思不得其解,对孩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孩子的表现却和之前如此不同。其实这是因为孩子心理、生理发展到了一定程度, 我们却没有对孩子进行很好的理解,而造成的一些不协调。
1)自我意识增强
皮亚杰认为2岁左右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只会完全以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
孩子虽然不能区分“你”“我”这些代词,但是却下意识的知道他自己和别人不同,他有自己的心理领地,“我的地盘我做主”,“所有的都是我的”,他渴望得到关注,也迫切想自己独立做一些事情。
孩子的心智发展了,但是身体却跟不上心智的发展水平,自己做一些事情总是出现意外,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内心非常纠结和崩溃。想摆脱大人又想依赖大人,此时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
比如孩子想自己吃饭,却不会用筷子,夹不到嘴里去,他就会着急哭闹。想自己穿衣服,又不得要领,也会产生焦虑。
2)身体能力发展
《超实用儿童心理学》认为,宝宝处于运动能力发展时期,他们会有非常强烈的运动和探索的需求。
2岁左右的孩子身体灵活性增强,又因为处于空间敏感期、细微事物敏感期等多个运动敏感期,所以经常会做一些危险的举动。
他喜欢爬高、喜欢钻到狭小的空间里、喜欢扔东西。他喜欢细小的东西,看到一些小珠子、烟头等,他会捡起来,还会放到嘴里。他看到一些小瓶子,里面有液体,也想尝一口。
孩子的这些行为,在大人看了就是危险动作、是破坏动作,但是孩子只是想探索这个世界,所以因为很无辜而委屈。
3)可怕的两岁,不是孩子可怕,而是父母不理解而强人所难
大多数父母都知道孩子的身体能力在不断发展,对哪个阶段能够做什么运动是比较清晰的,但是对于孩子心智发展水平却往往不能理解,毕竟心理学还没有那么普及。
现在出现的矛盾就是: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想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父母却认为孩子是个小屁孩,还需要事事依赖父母。
我们关注的是孩子的健康和安全,还希望孩子乖巧懂事,一旦发现孩子和我们的想法不同,我们会对孩子说“不”,孩子听到的“不”字最多,所以“不”也成了他的口头禅。
当孩子爬上窗台,我们会大喊“不能爬窗台”。当孩子把东西扔到地上,我们会说“不能扔”。当孩子把玩具放进嘴里,我们会说“不能放嘴里”。当孩子趴在地上弄脏了衣服,我们会说“以后不要趴在地上”。
孩子想独自做一些事情,我们却认为孩子没有那个能力,还需要大人帮忙,孩子会因为大人总是拒绝他而感到无助。
孩子想自己吃饭,我们非要帮他扶住勺子。孩子想吃这种菜,我们非要说另一种菜有营养。孩子吃饱了,我们非要认为他没吃饱而追着喂饭。孩子想穿运动鞋,我们非要让他穿凉鞋。诸如此类的事情,在每个家庭都或多少的出现过。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可怕的两岁”实际上不可怕,很多情况是因父母禁止孩子做一些事情,拒绝孩子独立,而产生的亲子冲突。如果我们能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顺应孩子的需求,孩子就会变成“乖乖的两岁”。
1)允许孩子独立自主
因为孩子有强烈的独立意识,我们可以顺着孩子来,允许孩子独立自主,只要做好必要的辅助工作就好。孩子的行为得到尊重,他还有什么理由发脾气!
孩子想爬高,就让他爬,一直陪着他做好防护。孩子想钻到衣橱里去,就顺势和孩子捉迷藏,培养他的空间感,还让他感到很有趣。
孩子想自己吃饭,就给他穿一个好清洗的衣服,准备一套不怕摔的餐具,他愿意用手抓着吃都不在乎。
2)对孩子说话要具体
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对他说话一定要简短而具体,让孩子能够真正理解。比如让孩子看书后,放回原处,就要指着放书的地方,跟孩子说“把书放到这里”,而不是啰嗦一大堆“看完书就把书放回原来的地方,妈妈就夸你是个棒孩子!”
跟孩子交流少用“不”,因为孩子的理解力会集中在后面几个字上,自动忽略“不”字,你不允许他做的事,他反而偏偏去做。比如不允许孩子爬高,就告诉孩子“下来”。
3)多用绘本的方式教育孩子
2岁左右的孩子都喜欢看绘本,用绘本教育孩子是很轻松的事情。多给孩子看一些关于性格培养、好习惯的书,让孩子学习一些好的做法,避开一些危险做法,孩子会很容易理解,也会运用到实际中去。
给孩子买过一套简单的培养好习惯绘本,包括在家里、在街上、在幼儿园怎么做。孩子就了解到不爬高讲安全、客人到问声好、爱环境不摘花等各种好习惯。
4)安全第一
我们既然了解到孩子喜欢横冲直撞,就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安全。
在家里,注意家居安全。将贵重的、易碎的物品全部收藏到高处,甚至是锁到柜子里,防止孩子乱碰乱扔。尖锐的、坚硬的容易伤到孩子的物品也一定妥善保管,防止孩子去研究。家里的插座、桌角做好保护,防止孩子触电、碰头。当然,最好是不能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如果必须孩子一个人玩耍,要限定安全区域。
在外面,注意交通安全。带孩子到人少的、安全的地方玩耍,比如小区、公园内。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之内,带孩子时集中注意力,不能看手机。孩子使用运动器材时,要确保安全性,一定要陪同一起,不能让孩子独立操作。
2岁孩子烦恼多,但是我们也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正说明孩子的心智能力、身体能力向前发展了。我们顺应孩子的需求,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保护好孩子的安全,肯定会获得一个乖乖的两岁孩子。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