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直无拳赛可看,百无聊赖,就随便聊点生活家常吧,点滴也能照亮凡尘你我他哈!话说今中午吃了碗面,晚上仍意犹未尽,现和大家分享下!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在太原。此话恰如其分(其实,山西各地的面食各有千秋,如大同、吕梁、晋中、晋南等),只是从历史沿革角度,作为山西面食历史传承的集大成者,首推太原。作为面食爱好者,生在太原,实乃人生幸事之一。
只要不是坏天气,位于迎泽大街以北水西关街中段北边的南海街八号院“大肉面馆”,总是门庭若市、人满为患。想要在这儿“跌碗面”,准得排队。位置虽不好找,但从不缺客人,所谓“菜香不怕巷子深”,只缘“高手在民间”。
面馆里外(院子里也能摆桌子)能坐约50人,如果去了没座儿,有人就索性蹲着吃,就为这一口——手擀面——劲道有味,长短、粗细、软硬均匀适口。店家事先已经把面条按大、中、小份卷好,放在收纳箱里,用玉米面撒在面条上防粘备用。面卤是小炒肉块、豆腐土豆烩菜和西红柿,一般情况下,客人不说,就浇前两种卤。
小菜只有鸡腿、红烧肉块(每块三两左右)、卤鸡蛋和黄瓜拌豆腐干四种。肉块和鸡腿是用太原老黑酱入味炖熟,绵软滑嫩,不失鲜香,大肉块更是“入口即化”;黄瓜豆腐干清利爽口,事先腌制入味,再加点老陈醋,就面吃再合适不过。
大碗面加小菜,色香味、质形感,趋近完美,回味无穷。加上小菜,人均消费也就25元左右(大碗面13元)。作为面食故乡,能把家常面条做成这样,名至实归,真的是“一招鲜,吃遍天”,难怪生意兴隆,几十年如一日,仿佛时光停滞了一般。
好了,该说下重点了,简单总结了一下,太原南海街八号院“大肉面馆”,有以下六个与众不同的特点。
一是无招牌
面馆看上去和居民楼别无二致,不知道的,还以为几家人聚在一起吃饭。
二是不临街
面馆开在一个居民小区里,门脸朝东,在太原市老街道——南海街深处的一个宿舍楼院里。大院的历史,和新中国建立后太原的历史一样长,老板就是附近的居民,不熟悉太原的人,还真难找到,即便是本地人,也需要问路才能找到。
三是老板倔
前几年,现在的老板,子承父业,接了老爷子的班,性格脾气却同老爷子一模一样——几乎从来不笑,客人少点饭菜没关系,如果点多了,就要认真地过问一下,是不够吃?还是又来了人?有时候菜不够了,还会出来“主持公平”,两拨人各给一点,不能因为先来,就要什么给什么。老板认为“不公平”的话,客人多给钱要买也不卖,因为老板要保证后来的客人也有菜吃。如果是一个人来,你点了大盘凉菜,老板还要建议你换成小盘菜,说那就够吃了。倔归倔,但服务一点也不含糊——每个桌上都放有随时足量的醋和辣椒,新蒜放在盆子里,客人随便取用,调羹和筷子放在消毒餐柜里。客人来了有人招呼坐下(连同服务员带老板,主家一共四个人),吃完结账时老板还会虚心询问客人,面条的软硬口感如何。
四是营业短
一天只营业两小时——从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两点,早晚不营业,雷打不动,准时收摊,客人来了也不卖。这一点,恐怕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第二天还没开门,又是顾客盈门,早早排队等候。
五是拒线上
“美团”、 “饿了吗”等线上外卖,一律不接单。老板深明“体验式”服务的内涵——吃饭,尤其中餐,需要有烟火气。通过网络线上外卖,到了客人手里,面凉了或粘了都不好,还会影响口碑。貌似增加销量,实际上反而会砸了牌子。这个“潮流”,老板不赶。
六是口碑传
来的客人,几乎清一色都是回头客,其中绝大多数是太原当地人,多是周围居民或附近上班的人,几乎没有“路过的”客人,都是“风尘仆仆”专程赶来的。多年来,通过口口相传,通过顾客“连锁介绍效应”,面馆赢得了大量老客户,哪怕地处犄角旮旯,拐弯抹角,人们也要排队到这里来吃口面。初到太原的外地人,或不熟悉太原的外地人,很少知道这个地方。吃饭档口,还能不时看到人们一边抹嘴一边发出啧啧赞叹:“真好吃了”……。
根据人均消费、营业时间、翻台率、成本以及价格等因素,粗略一算,这样一家人气满满的面馆,一年的纯利润,与一个小企业的利润差不多。
是的,一招鲜,吃遍天,面馆如此,工作、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首先要知道你的优势和“卖点”在哪里,然后精工细作,一丝不苟,孜孜不倦,突出重点,脚踏实地,卓越服务,站在对方的角度,考量其感受和利益。一件事,精益求精,“心不变,脚在动”,不断完善,重复做下去,便是人中之龙凤。
一件事,永远没有它看上去那么简单。其背后的东西,都是我们要去观察、探究和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