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案例:

我家大宝比二宝大两岁半。也就是大宝才一岁半多点,我就又怀了二胎。开始时,还是能够全身心地陪着大宝,晚上睡觉搂着她,白天走路领着她,走累了抱着她,一心一意地陪着她,照顾她。到六个月孕期以后,因为身子重了,就不能经常抱大宝了。晚上睡觉,很多时候都是她爸爸搂着她。再后来,就快生了,陪大宝出去玩的时间也少了

直到去医院生孩子的四天里,虽然给大宝说好了妈妈要去住院,晚上不能陪你了,你的爸爸、姥姥都会陪着你。但当生产那夜,孩子爸和她外婆都在医院陪护,那个晚上,两岁半的大宝是在舅舅家哭了很久,才在舅舅家睡着的。

生下二宝第五天,从医院回来,附近的亲戚来看望我和二宝。看到这么多人围绕着我和二宝,祝福、说笑,而忽略了大宝,在众人走后,大宝生气地打了二宝一下。舅舅看到大宝打了二宝,连忙制止了她,我和她爸爸也说了她,这时大宝“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还说:我不喜欢妹妹,不喜欢妹妹!

 

(图片来源网络) 

这样的疑惑,想必很多家庭都有过。 

以前听话的大宝突然不听话了,在自己大肚子时,还信誓旦旦说要帮忙一起照顾弟弟妹妹。但最后是现实却总比理想骨感。 

在生完二胎后,当孩子有一天跟你说,“妈妈,你只爱弟弟/妹妹,不爱我”时,老母亲的心真的是千疮百孔。 

就像这位母亲面对委屈的嚎啕大哭,又表达不出自己的失落还被凶了一顿的宝,除了心疼,也没办法弥补孩子受伤的心灵。 

(图片来源网络) 期待绝对的公平是不现实的
面对二胎问题,父母们扪心自问,有了二宝,真的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吗? 

比如有的孩子恰巧和父母个性相投,父母可能会忍不住更喜爱些,反之另一个孩子就会受到冷落。 

虽然刚出生的婴儿因为弱小,会得到父母更多的投入和关注,但对小孩子来说这都不在他们理解的范围内。 

因此父母要求大宝能够迅速成长甚至帮忙照顾弟妹,但一味忽略老大的感受,都是不够理性和负责的。 

多少父母在亲子手足的磨合中,为了融合两者关系死了不知多少脑细胞。 

但不是每个家庭都会运用情商理念, 最后都有一个好的结果。

(图片来源网络) 

类似这样二胎引起对大宝的“伤害”,其实这样的结果已经算是较好的结果,更多的家庭是直接忽略了另一个孩子的感受。 

近年来多地爆出关于二胎引起的“惨剧”,比如8岁男童暴打胞妹致死,10岁女童以自杀威胁母亲最终终止妊娠…… 
理性育儿的情商技巧
很难想象,仅仅是因为多了一个孩子就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吗? 

那么,公平理性地去爱两个孩子很难吗? 

其实不难!在处理孩子们的关系时,给大家一些建议。

(图片来源网络) 

但首先请记住
不要用哥哥姐姐的标准要求大宝。因为老大可不是天生就会做哥哥姐姐的。

例:亲朋过来拜访做客,总会说:姐姐怎么不帮忙照顾弟弟?家长可以更正:“照顾家庭成员是每个人的责任,但不代表这一定要是照顾弟弟妹妹,姐姐可以在家庭中帮忙分担其他事情” 

早有社会心理学研究指出
二孩家庭中在争夺“母爱”方面,存在竞争关系。

第二胎出现之前,老大拥有父母双方全部的投入,但是二宝的出现使父母的注意力转移,此时头胎容易出现嫉妒情绪,并会增加同胞间的攻击行为并减少相互的帮助行为。 

因此,对于父母来说,其实不需要教导孩子有什么觉悟,言传身教即可。 
孩子最善于做的是观察父母的做法和模仿。 

当看到父母耐心细致照顾小婴儿时,老大自然而然意识到自己是哥哥姐姐啦,要像大人一样照顾弟弟妹妹。 二胎家庭的提前心里预设
对二胎家庭,心理准备要提前做,情商知识及时准备。多对大宝做心理建设,让大宝自然对二宝投入感情。 

家里有二宝的经常会出现大宝要求吃二宝的食物或是分享二宝的玩具,这种情景其实就是很典型的老大“返婴期”,也叫退化(regression) 

(图片来源网络) 

这是一个正常的心理现象,儿童表现出类似婴儿或低幼儿的不成熟行为,其目的是获得父母的关注和奖赏,在二胎出生之后而迅速出现。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引起注意了,是不是忽视了大宝的情绪。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和责任,是一项学问,但在二胎家庭的孩子能比独生子女更多学到如何分享与承担责任。 

其实对孩子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父母的了解和陪伴。同时通过不断的表扬给与他们力量,让每个孩子的能力都能被认同,这样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才能走的更坚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