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美食就一句:嘹杂列!
舒服,过瘾,简直忒的很!
01
难忘的秦味儿
很多美好的旅行回忆,往往跟美食有关。
味蕾的记忆可能比其它任何记忆都要绵长,会让你在某个不经意的某刻,突然想起那一年,那一天,和那个人,一起在远方享受的美味。
而陕西美食,西北大地的面汤,关中地区的羊肉香,似乎尤其让人难忘。
你看,有人就心心念念了很多年:
“羊肉泡馍对于我来说就是,
那个春光明媚的正午,
羊汤冒着热气,手中的馍馍硬硬的,
边掰边泡,边吃边聊,
汤凉了的时候店主悄悄过来加上一些热的,
也不打扰我们的谈话,
这是留存在我记忆中美好的印象。
在后来我离开陕西后,任何时候,
只要我想起羊肉泡馍,
就会想起那个春天,
想起那段旅行时光。”
有人说,如果说陕西人的性格保守,那是吃出来的。
他们之所以不能四海为家,是因为离不开陕西的饭菜。
陕西出身的作家贾平凹,就专门出了一本书,名叫《陕西小吃实录》。
不为别的,就为他自己“望梅止渴,重温享受,又是一番滋味再上心头”。
02
吃的是历史,吃的是文化
三秦美食,品的不只是味道,更多的是文化。
作为历史古都,陕西的美食集中了全国之精华,汇聚了各个民族的美味,独具古香古色古韵。
这里的很多食物都尚存周、秦、汉、唐等王朝之文化遗风。
如果说苏杭小吃温文尔雅,粤海小吃旷放惊诧,那么,陕西小吃就是儒雅豁达。
这种儒雅与豁达的品性,来自于遗传。
它集数千年传统饮食文化于一身,那一饼、一面、一馍、一卷、一饺、一糕、一饭、一粥,都堪称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比如,以糯米和红枣为原料制作的“甑糕”,就是用古老的炊具“甑”蒸制的。
吃着这红白相间、软糯香甜的甑糕,再观赏那底部有许多气孔、置于锅上的古甑,不仅幸福感爆棚,更为陕西祖先在五六千年之前的发明创造而骄傲。
再比如,表面坑坑洼洼,既不显精细,也谈不上文雅的石子馍,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那个时候人们用石子将其焙熟,而这也可能是迄今世界上流传时间最长的小吃。
还有胡麻饼、长寿面、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蜂蜜凉粽子、千层油酥饼、金线油塔……
传统在陕西这片土地上,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徜徉于三秦大地餐饮店肆,仿佛穿过时间的隧道,回到了周秦汉唐。
03
老陕人,用生命在吃面
大家都知道,陕西人出了名的爱吃面。
古长安变成今西安,陕西人用巧思和巧手,将千年面食,盈盈织出一碗江湖。
有人说,陕西人吃面,吃成了一门学问,吃出了一种面与人与情集大成的江湖大佬的地位。
每个陕西人对面条都有着自己的坚持,薄厚、宽窄、嚼劲儿都成了会影响食欲的关键。
在他们眼中,机器压制的面条只能是时间仓促时候的无奈选择,想吃到好的面条,一定得先花功夫。
以前关中地区有句话就叫:
“好媳妇,一碗面。”
只要有一个会做面的媳妇,就能让这片土地上的男人们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而且陕西面食的种类还花样繁多,超乎想象,除了各种各样的面条,还有各种各样的馍、煎饼、鱼鱼儿、麻食等。
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各色面馆林立街旁。
裤带面臊子面软面扯面捞面荞面炒面烩面饸烙面油泼面蘸水面大刀面摆汤面疙瘩面龙须面酸汤面腊八面梆梆面剪刀面箸头面浆水面面面面……
连歌中的词都是这么唱的:
油泼面夹一口,香得发抖;
菠菜面营养多,绝对很牛;
裤带面粗得很,挑战喉咙;
Biang-Biang面拌上肉,真是筋道;
浆水面连汤带水,记得擦嘴……
俗话说,“端着老碗面,笑纳天下客。”
也让我们外地人不得不赞叹:
陕西人吃面吃的轰轰烈烈,做面做的千奇百怪,生生把面这种主食发扬成了一种传奇,一种精神。
其他地方的人也吃面,比如江南的阳春面,杭州的片儿川,北京的炸酱面,四川的担担面,重庆的小面,河南的烩面……
但这些跟陕西人一比,还是得让一步,毕竟后者把对面的尊重和爱,演绎到了极致。
陕西那些多到让人眼花缭乱的面,会让人觉得:
就算只去陕西吃碗面,也一定,不虚此行。
04
陕西八大怪,辣子是道菜
有道是:“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不怕辣,陕西人怕不辣。”
陕西人对辣子的爱,又是另一种境界。
比如一碗能叫醒昏昏欲睡灵魂的擀面皮,靠的就是亮晶晶的辣椒油。
正宗陕西擀面皮所用的辣椒油,制作起来其实非常讲究。
辣椒精选皮薄、肉厚、籽小、辣味适中的陕西当地线椒,磨成面放进热油中,然后再加入芝麻、茴香等大料。
然后反复搅拌,让辣椒油变得越来越红,越来越亮,也越来越香,才算合格。
“端一碗捞面喜气洋洋,没放辣子嘟嘟囔 。”
油泼辣子,地地道道关中人的骄傲。
陕西关中八大怪,油泼辣子一道菜。
醮馍拌菜调干面,吃完直呼嘹得太。
无论是蘸馍,还是夹锅盔,或是直接拌面,油泼辣子都靠着自己的鲜香,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关中胃。
05
西安,你为什么这么好吃?
许多人去陕西吃,第一个去的就是西安,而到西安则不可不去回民街。
那里既有巍然耸立的鼓楼,也有古朴的清真寺建筑群,而更吸引人的还是满街飘香、三尺垂涎的琳琅美食。
唐代以来,多少西域人沿着丝路来到长安后就在此世代居住,渐渐地使回民街西北特产汇聚、美食云集。
这里到处都是牛羊肉泡馍、石子馍、肉夹馍、灌汤包子、羊杂碎、凉皮、各类烧烤、干果蜜饯等西北小吃。
除了回民街,西安还有很多好吃又美味的老街,保证你去吃一次,就要吃到扶墙。
有人说:“自从爱上面食过后,又去两次西安都是周末打飞的去,吃2天面条再回重庆上班。”
06
岐山之味
陕西美食属西安为最盛,但西安众多的本土美食,发源却在岐山。
臊子面、热面皮、锅盔,这些丰富多变的面食,组成了岐山人的日常三餐。
而这其中最出名的,当然还属岐山臊子面。
岐山人称肉丁为臊子,辅以黄色蛋皮、黑色木耳、红色胡萝卜、绿色蒜苗、白色豆腐……
色彩的绚烂,食材的丰盛,最终演变为味道的厚重,正如同岐山本身的文明历程一般。
07
陕西的羊肉正在飘香……
羊肉,是陕北人心中的白月光。
陕北土地较为贫瘠,但是地域广阔,植物耐寒能力强,污染少,所产的山羊肉质鲜美,口感香而不腥,肥而不腻。
陕西人对羊肉的做法也五花八门,羊肉泡馍,羊汤烩面,羊汤烩麻食……
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人们最爱的,莫过于羊肉泡。
而吃羊肉泡馍就一定要掰馍,简简单单两个字,却是陕西人才懂得享受的悠闲生活。
将掰好的馍放在羊汤里,料重味醇,汤鲜味浓,馍劲道爽滑,吃上一碗,整个人都舒服了。
08
是时候去陕西吃一顿了!
陕西美食很多,多到吃不过来,下面小编给大家简单介绍几样~
水盆羊肉
一碗热气腾腾的的水盆羊肉,香气四溢,肉炖得烂又不散,汤美得不得了。
搭配一只刚烤好的馍,又脆又香,可以夹着肉、可以就着汤,一碗,就顶饱~
羊肉泡馍
据说,羊肉泡的食用方法有三种:
一是干泡,汤汁完全渗入馍内,吃后碗内无汤无馍无肉。二是一口汤,煮成的馍,吃后碗内仅剩一口汤。三是水围城,馍块在中间,汤汁在周围,汤汁馍全要吃光。
无论哪一种,都是陕西人记忆中最难忘的味道。
甑zèng糕
在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女主角周莹的最爱,也是全剧出现频率最高的美食,就是陕西甑糕。
这个看上去甜甜的、糯糯的甑糕,周莹每次看到的时候,总是迫不及待的跑过去。
有人说,每次看到她吃甑糕时那个满足的样子,都忍不住想去咬上一口。
葫芦鸡
陕西的“葫芦鸡”,鸡肉香酥松嫩,光是看着就让人忍不住口水流下来。
这道菜的做法,要追溯到唐天宝年间。
传说唐玄宗的礼部侍郎韦陟对美食的要求近乎苛刻,厨子想来想去,决定将在烹制之前,用细绳将鸡捆扎起来,这样烹制出来的鸡才能做到“香酥松嫩”,也才满足了主人的要求。
又因为这鸡的身形像极了葫芦,所以得名“葫芦鸡”。
胡辣汤
一碗胡辣汤,一个肉夹馍——被誉为陕西早餐里的幸福之味。
牛肉丸胡辣汤在老西安人心中,是可以吃到小时候的味道。
如果站在西安的胡辣汤摊前,你会发现,即使在骄阳似火的夏天,也会由大哥吆喝:
“辣子多来不要油”,然后就着碗边的辣子,把巨大一碗胡辣汤,吸溜吸溜往嘴里拨,就站着吃完了。
肉夹馍
肉夹馍,陕西面食之光。
在西安,卖肉夹馍的摊子前,似乎永远都在排队,只为等那一口香。
肉夹馍肉夹馍,虽然肉很重要,但有个规律是,
“只能肉等馍,不能馍等肉。”
名声在外的白吉馍,馍烤到外皮焦香,馍瓤柔软,烙出优美的铁圈虎背菊花芯纹路,新鲜出炉时有一股子新麦面香。
“师傅只单手往肉案上一拍,另一手使劲,将弯刀旋转入饼,只听暗暗咔嚓一声,饼皮已微碎了一块,再用刀尖,把现剁的腊汁肉连肥带瘦的送进去。”
一个夹着酥软流油腊汁肉的馍到手,再配上凉皮和冰峰,就是一份完美的“三秦套餐”组合。
如果你这样吃,就连老陕人看到后也要赞一句:“懂吃!”
油泼面
油泼面是陕西面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款,据说已经流传了几千年。
做油泼面最常用的是手工扯面,一根面条就是一碗。
撒上辣椒粉、花椒粉、葱花、芝麻,用滚油泼上去,“嗞啦”一声,喷香惹味,欲罢不能。夏天吃尤其过瘾。
凉皮
一到夏天,大家都没什么食欲,但一说到陕西凉皮,每个人眼睛似乎又顿时亮了起来。
是啊,什么都不想吃,但陕西凉皮又总是成为了那躲不过的一口滋味。
翠绿欲滴的生黄瓜丝、明黄亮眼的豆芽、白里透亮的面皮,红艳香酥的油泼辣子……
经过搅拌,黄瓜丝、豆芽等粘在凉皮上,一起夹起送到嘴里,凉皮虽薄,却嚼劲十足,拌菜和醋综合起来的酸滑口感,简直不能更解暑。
而我们在外地吃到的凉皮,一般都不正宗~
秦镇米皮
秦镇本身叫秦渡镇,古镇坐落在陕西西安的鄠邑区,沾上秦字,也便有了历史感。
西安的朋友说,秦镇的凉皮越来越辣,甚至有更辣的趋势,那曾经的一抹红油,如今成了碗里的重头戏。
那种辣子,当地也叫“线线”,是秦镇米皮的灵魂。
biangbiang面
记得看《白鹿原》的时候,剧中那一碗biangbiang面,把人馋的不行。
剧里那碗面条,摆上辣子、小葱和蒜末,热油往面上那一浇,嗞啦~~
再看演员们把自个儿的脸埋进大海碗里,直接吸溜着,吃得津津有味。
那一瞬间,那个香味好像从屏幕里跑出来了一样。
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这一碗面在当地人心中甚是宝贵。
他们会说:
正宗岐山臊子面,一个小伙子能吃到四五碗,姑娘能吃两三碗,还有哪个面条能让人如此拼命去吃?臊子面做起来讲究,当地人家家都会做,出了岐山县城都是赝品!
葫芦头
一口生蒜,一口泡馍,一口面,一块葫芦头(猪大肠)……
在陕西,吃葫芦头就是要吃的这么豪迈,这么不羁,这么幸福,这么“撩咋咧”!
柿子糊塌
每年九十月到次年三月,临潼火晶柿子下来的时候,吃货们就有口福了。
据说,柿子糊塌是当年李自成在临潼打仗时候从民间征集的军粮。
2元一个,外酥里软,香甜无比。
乾县锅盔
乾县,西安以西的这座小城,靠一片锅盔火了千余年。
关中八怪之一,烙馍象锅盖。盖为平面,盔为凸形,且硬,敲之澎澎,如石如铁。
贾平凹这么写道:
“一年,有少年从外婆家携锅盔回,中途下冰雹,皆蛋大,砸死许多鸡羊,少年头顶锅盔,有安全帽之功能,行十里路,身无伤损,馍无破裂。”
自古以来,乾县都是关中地区盛产小麦的地方,导致这里的人养成了花式吃面食的习惯,也才出了这,乍看让人略感震惊的大锅盔。
买一个回家放着,随时想吃随时掰一口,可能也是一种幸福。
盛一勺古长安的水,请你吃一碗陕西的面。
如果你是爱吃面的人,那么一定要去陕西吃一顿。
到了那里,你会发现,麦子这种作物,究竟有多美味,又可以变换多少千万种形态。
而陕西其实不只有面。
事实上,陕西一个省像三个省——
豪迈的陕北,牛羊肉那是真香;
关中的面面面,一年365天都吃也不会吃腻;
像江南一般的陕南,那里的米面杂吃也丝毫不让步……
陕西这个宝藏省份,总是能给人带来无穷惊喜。
那,不如就亲自去趟陕西,感受那里爽朗、豪气的饮食文化吧!
保证你吃了一次,还想再去一次,吃吃吃逛逛逛,从陕北到陕南,你总是会有新发现,永远也吃不腻~
来源:另一半星球
【汇客廰文旅】一个“任性、好玩、有态度!”的文化旅游社群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