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才好?一般人会毫不犹豫的抱起孩子,你是这样的么?反正我是!
针对这一现象,美国的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提出“哭了不抱,不哭就抱”的哭声免疫法。这种方法改变了美国儿童的养育实践,整整一代儿童,包括他自己的孩子都在这种养育方式中长大。
但…问题出现了…
凡是被使用过这种方法的孩子,轻则睡眠浅、缺乏安全感、触觉敏感、与家人的关系冷淡,重则影响孩子的性格和人格发展。
好矛盾吧,那到底该怎么办呢?墨爸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
两岁之前,重在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想让孩子有个积极乐观的性格,在婴儿早期要给足孩子安全感,因此0-1岁是宝宝形成安全感和良好触觉能力、懂得爱的关键阶段。
当孩子哭的时候,家长应该尽快抱起来,这样才能给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婴幼儿时期经常得到父母爱抚、拥抱的孩子,长大后不但不会过度依赖父母,反而会有更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强的社交能力。
两岁之后,可以适度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心理学家卡萝拉·舒斯特认为:孩子哭的时候,最先需要处理的是家长自己的情绪。不要对孩子说:不准哭,再哭不要你了。
你要做的是走到孩子身边,抱抱他,用行动告诉他:无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都会爱你。当孩子慢慢停止哭泣,就可以和孩子聊聊哭泣的原因。这样既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需求,也能为以后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不要让“一刀切”的教育方式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进而影响孩子的一辈子。走近自己的孩子,从了解孩子的心声开始,从读懂孩子的哭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