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色素或人工添加物、反式脂肪、塑化剂,已被研究证实对幼童大脑有害, 头号杀手以一般孩子最常吃的零食、糖果及饮料为代表,父母不可忽视。
在开始谈影响宝宝脑及身体发育的饮食杀手前,我们必须先对大脑有基本认识。
人体大脑运作的复杂度其实是远超过目前医学可以想像和理解的,很多关联性其实无法直接找出原因,所以,当我们在讲某个对大脑的发展有害的东西,究竟是因为这个东西所直接造成的影响,还是间接造成的影响,有些时候很难细分得出来。
比如說,今天有個小孩吃了一些零食,他的大腦變得很嗨,他就開始搗蛋,你就會忽略他的需求,處罰他或用糖來搪塞,叫他嘴巴安靜就可以了。
但究竟这个小孩的情绪或学习变差,是因为糖,还是人工添加物造成的影响,还是因为你使用这些工具去忽略他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需求所造成的结果,原因是哪一个,没人知道。
唯一可以先确定的是:愈是天然、愈是吃食物的原貌,对身体的危害必然最少。再来检视目前国内外研究中,有哪些是已被证实对幼童大脑有害,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食物中的人工色素或人工添加物、反式脂肪及食物容器中所含的塑化剂,不仅容易诱发过敏,也是影响幼儿过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要因素,堪称影响宝宝脑部发育的三大杀手。
头号杀手以一般孩子最常吃的零食、糖果及饮料为代表。这类食物之所以深受小孩子喜欢,主要由糖、色素和人工甘味剂组成。糖提供了甜味,色素提供了五彩缤纷的视觉享受,而人工甘味剂则赋予了香味,造就了“色香味具全”的舌间享受。
吃了糖果嘴甜甜,所以当血糖上升的时候,也许对孩子会有些许镇定安眠的效果,这也是许多家长使用零食的时机,把他们嘴巴塞住,让孩子安静一下。但这些蔗糖果糖吸收快,下降得也快,所以不久之后血糖开始偏低,孩子反而会变得躁动,注意力不集中等。
因此,吃零食常常變成一種惡性循環,血糖低的時候沒有正餐可吃,只好拿出零食解飢,吃完不久血糖高起來,卻剛好碰上正餐時間,反而吃不下,然後就這樣週而復始。因此,常吃零食的孩子時常處於昏昏沈沈,或者是學習力不佳的狀態。
单纯的“冰糖、砂糖”或许还好,若选在吃完饭后吃,血糖的吸收不会这么剧烈,还尚可接受。但大家却忽略了一项事实:所有的糖果、零食及饮料,都是彩色的,因此全都是充满色素的“坏糖”,另外很可能也添加了防腐剂(苯甲酸)、抗氧化剂、保存剂、人工甘味剂等。
根据2007年英国学者马肯(McCann D)教授所发表的一篇研究发现,苯甲酸及人工色素会引起孩童的过动及注意力不集中,其中最明显的包括食用的人工色素黄色四号、五号,以及红色六号、四十号等,这些正好是孩子最喜欢吃的“苹果口味”以及“橘子口味”零食。而当孩童天天都暴露在这些有毒物质里而不自知,难怪台湾孩童的过动及注意力不集中的个案愈来愈多。
此外,含糖饮料也是另一个恶名昭彰的坏东西,里面同时有人工添加物、色素,又有香精。有一项研究报告发现,每天喝汽水的孩子,比没有喝的孩子更容易有冲动行为。
一天喝两份以上的汽水,还会让孩子“上瘾”,变成不喝不行,否则就大哭大闹;如果一天喝四份以上的汽水,将来有很高机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症状。研究中也比较了汽水与糖果、甜食、果汁、电视等不良物品,其中,汽水的相关性最高。
若你要问我,究竟是汽水本身的香精、化学物质,还是汽水中的糖造成这些影响,实在很难区分,我的建议是少碰为妙。
全球對抗反式脂肪戰役以有「速食王國」之稱的美國最為激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今年六月已宣佈,規定食品業者三年內逐步禁止販售含人造反式脂肪的食物。而台灣目前規定,製造的包裝食品必須標示反式脂肪含量,食品中每百公克反式脂肪含量在零點三公克以上,必須強制標示;若低於零點三公克,可標示為零。
这种经常出现在酥油和人造奶油制作的烘焙、油炸食物中的反式脂肪,主要为食品加工业者和餐厅为了有助食物定型、延长保存期限,或提升风味而使用。美国国家医学研究所已认定,反式脂肪会增加人体内的“坏胆固醇”,减少“好胆固醇”,不仅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风险,对心脏的危害也最大。
撇開這些慢性心血管疾病不談,反式脂肪對幼童帶來最大的壞處在於「劣幣驅逐良幣」。意思是說,對於大腦還沒完全發育完成的寶寶,若能攝取好的脂肪酸,如DHA和AA,對其智力、視覺、認知等發展扮演重要角色,可在大腦與神經的細胞膜上,累積大量好的脂肪酸來穩定神經。當攝取反式脂肪,DHA和AA會被排擠而減少,變成壞的反式脂肪代謝物佔去腦細胞膜的保護層,等於孩子智商馬上掉一等級。
杀手三:塑化剂
台湾历经塑化剂风暴后,有更多家长意识到生活当中可能暴露在塑化剂的危害。国外已有研究发现,妈妈怀孕时吃进太多的塑化剂双酚A(BPA),孩子(儿子)七岁时冲动行为比较高,愈容易有焦虑、忧郁的问题。另有研究证实,孩子出生后继续暴露在塑化剂的环境中,不只冲动行为、过动或忧虑,不管内在、外在行为的异常比例都比一般人高。
塑化剂双酚A主要来自食品包装及盛装容器的释出。过去,婴幼儿最常接触到的奶瓶及塑胶水壶多用PC材质,容易溶出双酚A,现在大多已改采耐热温度较高的材质,标示上会注明为不含双酚A(BPA free)。
但生活周遭的塑膠製品仍無所不在,包括在自助餐店用塑膠袋裝湯、盛裝食物的塑膠容器、喝飲料用的吸管、電影院裝汽水的塑膠瓶還會特別設計有卡通造型,讓小孩愛不釋手等,這些塑化劑都是造成孩子過敏和衝動行為的兇手之一。我自己在家中都使用木頭、不鏽鋼的餐盤及餐具,也建議家長平常帶孩子去餐廳,最好自備餐盤和餐具,因為一般餐廳提供的兒童餐具組都是塑膠製的,如果沒有特別想到這一點,你就真的是天天都暴露在塑化劑的環境中。
不只从小就该让孩子们远离上述的垃圾食物,有在喂母奶的妈妈,自己在饮食上也必须以身作则,若吃进过多的垃圾食物,母奶内一样会有人工添加物、反式脂肪和塑化剂,同样会透过母奶影响到宝宝。
很多妈妈怀孕期间不敢乱吃,卸货之后大开口戒,常吃面包、零食,导致婴儿喝到不好的反式脂肪母奶,除了影响心血管、阻挡脑部发育之外,还有造成过敏性疾病的特性。本来妈妈们喂母奶是为了预防宝宝过敏,却因为自己没忌口,反而把诱发过敏的化学物质,经由母奶送给宝宝,结果让婴儿过敏的机率更高。
因此,我给哺乳妈妈的饮食建议,最简单的方针:所有看不到食物原貌,要插吸管、拆包装、开罐子的食品,都属于不新鲜、再加工的食材,而且很可能误食地雷,吃到造成过敏的内在诱导物。
其实,应该没有人不知道零食、饮料等垃圾食物对孩子发展弊大于利,但仍习惯拿这些东西来安抚小孩,背后反映的是大人对教养的无力感。我们必须诚实的面对自己,到底是这些有毒物质造成孩子伤害,还是这些无力感造成伤害。
从现在开始,不要再用这些坏的东西当做给孩子的奖赏,而是用心感受孩子当下的需求,用其他方式表达你对孩子的关心和爱。父母也要诚实面对自己的软弱,全家人一起努力戒除垃圾食物,不能只有言教没有身教。
如果有其他照顾者或教养者没有这样的健康概念,应该温和但坚定的捍卫自己孩子教养权,切勿以一句“没办法”而轻易妥协。
另外,也希望大家不要再把孩子每次愉快的场合,都和这些垃圾食物连结在一起,比如说生日派对、表现好的奖赏等。
这样错谬的心理连结,会让人长大以后每次心情不佳,就想以垃圾食物来安抚自己的情绪,更是带给人一辈子的健康危害。就让我们从这一代开始,终结已经毒害人类一百年的“加工食品文化”,回到天然、单纯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