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玉彬
现在,绝大部分的太极拳习练者都认为,练太极拳要放松,就是不能用劲,甚至最好一点劲也不用,实际上练成了“太极操”;也有很多人认为练太极拳要“用意不用力”,去探索意念,体会感觉,自认为收获很多,感悟很多,就以大师自居,实际上练的更像“太极气功”;还有的人配合音乐,打的潇洒飘逸,姿势优美,参加比赛拿了不少奖,更像“太极舞蹈”。但是其中大部分出现膝盖疼,有的甚至得了滑膜炎,即使习练几年、几十年也没有练出太极功夫,可以说没有找到太极拳练习的门路,还是外行,健身效果也如舞蹈体操一样,大打折扣。
郑曼青大师随杨澄浦学拳,说,杨老师教拳很少说话,但是一天说几百个“松”,直到50年后,他才悟到什么是真松,也就是杨老师说的“松”。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只讲松,讲不清楚什么是“松”,也不知道怎么做到“松”,于是就不用劲的去练拳,郑曼青50年后自己去悟出了,我想,更多的人一辈子也没有悟出什么是“真松”。你看,练放松就是这样,不是很可悲吗?
我练拳20多年了,还没有看到一位不用劲练出太极拳好功夫的高手。
那么练太极拳有捷径吗?
可以肯定地说:“有”
杨氏太极拳传人张玉合说:学会太极拳,三年两载。陈鑫在《太极拳图说》中说:七年一小成,九年一大成。这都是在师父不保守认真教,徒弟刻苦练功的情况才能下做到的。否则,时间要更长一些。
陈发科是小的时候身体不好,他经常犯病,到十四岁时还没有练出一点功夫。
那时因为他父亲陈延熙去袁世凯处教拳不在家。请了陈发科的一位堂兄来伴他看家、种地。这位堂兄不仅身体壮实,在当时陈家沟的年轻人中是拳练得最好之一。有一天晚上,一些陈氏的长辈来陈发科家中闲谈,当谈到家传的拳时,有人惋惜说:「延熙这一支,辈辈出高手,可惜到发科这一辈就完了,他都十四岁了,还这么虚弱,不能下工夫,这不眼看完了吗?」陈发科听后,觉得很羞耻,暗自想: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家传的技艺断在我手里,至少也要赶上堂兄。从此,陈发科下定决心苦练,除了跟堂兄一同练,中午堂兄午睡他也练,晚上一同睡下,陈发科只睡二个多钟头,又起来练。因为怕吵醒堂兄,陈发科不敢开门到外面练,只能在二张床中间练,并把震脚等会出响声的动作都改为放松练。就这样,从十四岁到十七岁,苦练了三年,堂兄始终没发现。陈发科平时自己苦练,有时也请教其它的叔伯们练推手。但是他不敢与堂兄练,因他功夫好,一推手就来真的,和自己的堂兄弟、侄儿们推手,总是一丝不让,常常把人摔得头破血流。陈发科经过三年苦练,功夫也不知不觉间长进了。有一天,为了试试自己的进步有多大,也向堂兄提出,请他教推手。堂兄笑笑说:好哇,我们家的年轻人都差不多尝过我的手段,以前你太瘦弱,不敢和你推。你壮实了,经得起摔打了,可以尝尝和我推手的滋味了。说完他们就推起来。堂兄连续三次发劲摔陈发科,结果都被陈发科反摔出去。直到第三次摔倒后,他才醒悟,陈发科的功夫已超过他了。他心里不服气,气愤地走了,口里还嘟嚷着:怪不得你们这一支辈辈出高手,大概有秘诀吧,连远不如我的,都超过我了。
看来我们别支的不能练这个拳了。
这件事说明了苦练的重要性,但是并不能说明太极拳没有秘诀,或者秘诀不重要。这三年虽然父亲没有教陈发科什么秘诀,但是以前父亲在家时他可能听过练拳的方法、要求,只是没有好好练。对于我们一般练太极拳的人,一定不可以光用苦练,必须先学习到正确的太极拳技艺,然后加上苦练,才能成功。洪均生大师常常说,练太极拳要巧练,要动脑筋练,练得对再下苦功练,才不走弯路。
过去,陈家沟有“大架不出村,小架不出门”之说。
谚语也说:“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初学太极拳首先是练什么?从哪里入手?这是首要问题,这个问题关系的你练的是不是传统太极拳?能不能练出太极功夫?能不能达到理想的健身效果?多长时间能够学会太极拳?
既然放松练不出太极真功夫,那么怎么练才能尽快的练出太极功夫呢?我认为传统太极拳是练劲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劲是功夫的基础,没有劲就谈不上功夫。太极名家都是力大无比的人。
“拳术之妙,贵乎有劲。”这是王芗斋先生在1929年所作《意拳正轨》中的一句话。
陈长兴先故人称其为 “牌位大王”,传说他在戏台前看戏,站立在数百上千的人中间,无论众人如何推、扛、拥、挤,他都纹丝不动,凡靠近他身体者,”如水触礁,不抗自颓”。
杨露禅为一代宗师,不止是拳术高超,力气也非同寻常。 他年轻的时候挑水、推车,每次将近千斤的货物,推送起来轻而易举。老北京就有段谚语唤作‘杨露禅推车—平端’,又送外号,‘杨八百,半条街’。意思是杨露禅推的一车煤火,足有八百多斤,够半条街的乡亲们一天使用。足可以证明杨露禅力气大的出奇。
在永年老城武禹襄故居关于武禹襄的介绍中说:“武禹襄能力举千斤”。
吴鉴泉将120斤的石担舞得上下翻飞,郝为真每天要抖80斤的铁杆,孙存周手举数十斤的铁棍转八卦掌。
其次,早年太极名家的文章和著作都讲劲。
在一致公认的最重要的太极拳经典的,王宗岳的《太极拳论》 中没有提到一个“松”字。但是有一句说的练习太极拳的路径。“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现在你如果到陈家沟,在太极广场上,有三座牌坊,以此镌刻着招熟、懂劲、神明,历代太极弟子沿着先贤指点的道路,向太极领域专研。招数我们可以理解为套路或招势练的熟练,神明现在我还不清楚是什么,但懂劲说的就是“劲”。
再往后,杨露禅的老师陈长兴著有《太极拳十大要论》中也没有说松。《太极拳十要大论》第一论《一理》中说“夫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
就是说,太极拳虽然千变万化,无非就是一个“劲”字,招势不等,然而从劲上说就是一个东西。
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著有《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要论》《十三势说略》等文章。里面提到松字的有“腹内松静气腾然”“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都不是说放松,同时还提到了 “劲”。相反提到劲的到有很多。如:“发劲须沉着松静” “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气以直养而无害,劲宜曲蓄而有余。”“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
到陈鑫的时候,他为了不让太极拳失传,用十几年的时间写成了第一部太极拳专著——《太极拳图说》,它既是太极拳的经典,又是太极拳的百科全书。按陈佩菊的话说:太极拳什么样的疑问,《太极拳图说》上都有答案。
在《太极拳图说》中,陈鑫多次提到松,比如:“松腰落胯。”同时又要求“腰劲要下好,腰无力则周身无力。”胸间松开,胸一松,全体舒畅,不可有心,亦不可无心。“左右肩松不下,则转关不灵。且松肩不是睥肩。骨节开,则肩自松下。”同时“肘在前后、左右、上下,要呼应合住劲。”更多的提到了“撑”和“劲”。 “打拳全是顶劲,顶劲领好,全身精神为之一振。”“打拳运动,全在手领。”“两腿之劲皆由足趾领起,上缠过踝、过膝。”“两边大股根撑开,此处撑开一寸,则两膝自开一尺。”“两腿之劲皆由足趾领起,上缠过踝、过膝。”
陈鑫还在《太极拳图说中》说了两种错误的练法,“纯刚无柔是硬手,纯柔无刚是软手。”现在绝大部分人练太极都是练放松,也就是不用劲,其实就是“纯柔无刚是软手”,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从武禹襄往前,太极拳是不讲“松”的,自陈鑫《太极拳图说》才详细的、全面的、系统的阐述太极拳原理,讲到了放松,这种太极拳练到高层才体会到的“松”的感觉,但是,也同时要求“撑”和“合劲”。后世在传承过程中逐渐演变为“放松”“用意不用力”成为太极拳的标配,这样讲也不是错的,也是有道理的,但在实践上,成为误导人们练习传统太极拳功夫的罪魁祸首。
洪均生诠释《太极拳论》问答篇
问:《太极拳论》是否有人作注,注释是否符合原意?
答:太极拳流派日多,教者、学者的认识方法、功夫水平各有不同。虽亦有人曾作注解,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仍然莫衷一是。即如本文“显非力胜”、 “快何能为”之语,原是批判“先天自然之能”,提醒学者重视“学力”并非否定“力”与“快”的“能”,用意在于学科学的用力方法,善于用“四两”的小力拨动“千斤”的大力。力小、力省则时间自然随之而“快”。有些文人习太极拳者由于实践不足未能理解原意,遂强调“意”、“气”而排斥“力”字,甚至创出“以慢胜快”的奇谈怪论。竟将科学的技术变成唯心的玄学。
总之,从劲入手是太极拳的入门捷径,练拳中要用劲、找劲、练劲,才能尽快练出传统太极拳功夫,达到较好的健身效果。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删除!朋友圈跟圈兼职+V信:jlekf2018(备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