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师要和家长沟通,要把理念带给孩子,要了解孩子,生活的细节,点滴事情,了解孩子,然后知道以什么样子的方式跟孩子沟通最好。比如说谷多多,现在喜欢一些冒险的东西,喜欢谨慎,带他去多尝试,跟他多交流,和他建立信任,让他更敢于去面对挑战。带动他,让他活跃起来—前提是你要了解这个孩子—慢慢交流,怎么能够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应该成为多牛逼的人,把课上完。
2,先把孩子带入,沟通起来,产生共鸣;
3,不是只知道放音乐;
4,教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自己;
5,小孩很聪明的,不用教的,教小孩做这个做那个,目的是为了让他融入社会,但是没有自己的一个东西,融入了社会,无非就又是批量生产。
6,如果真正从事教育学,当老师太不简单了,真的不是简单的事,太多太多细节了。如果有老师的那种概念的话,那会感觉担子特别特别重。
7,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你心里有底,才能教好孩子。
8,轻音乐加深了解,慢慢地熟悉了,可以放一些欢快的音乐。
9,每节课要有个主线,要达到个什么效果,而不是教他什么知识。现在不需要学知识,不是大学高中,小孩就是天真的,像天一样真,对大自然对自我的认识,这个才有用,孩子自己没有自发的力量,很快就会厌倦。
10,因材施教很重要,言传身教很重要,顺势而为很重要。顺着孩子,内心有所感触,然后才会去。刻意的去教孩子这个怎么样,那个怎么样,很有可能就把孩子的天性给搞没了,一有是非对错的分别,就会把世界给分裂了。好中有坏,坏中有好。
11,不应该是让孩子去适应一个课程,而应该是让课程去适应一个孩子。
12,我:可是哪里有这种机构呢?郭:所以学前教育主要就是家庭教育。
13,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提高,
14,孩子现在需要的大的空间,不是在房子里面,多去跟大自然接触。金宝贝类似的机构有一个好处,跟孩子少接触,性格会变得不那么外向。如果打开身心,和大自然,和树木,和动物都能友好相处,那和人相处,也肯定没什么问题的。
15,这个好,那个不对,这样讲是不对的。就把孩子搞得教条化了。在良知上面,这个对错肯定是要讲的,有一些在良心上面搞错的事,那就是错的。他被小朋友打了,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打人的小朋友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个是应该的,这个是良知上的事情,因为打人是不对的。
16,别教1+1=2的时候显得很有自信,因为除去数字,1+1不一定等于2。
不是看几本书,听点东西就行了的,整个人的境界、认识提高了,外化出来,表现出来的自然不一样,才能真正的感化到孩子。只是去教他这个那个,真的没有多大意思。
17,要有原则,原则就是良知。只要他不做过分的事情,就不要压着他。尽量给他创造一个开阔的良好的环境。
18,比如拿一本书,带到森林树林里面,亲近大自然,你看的书和你真正进入到这种环境,绝对是两码事。
19,教学设计一定要设计一定的空间,由老师自己来设定,比如最后15分钟,由老师自行安排。而不是说把一个模式拿过来,把他们铸成一个模子,这样一点个性都没有。
20,千万不要把优越感传递给孩子,比如
21,要把孩子当成一个个体,你们应当相互学习,孩子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2,不自然的东西太多了就会把孩子给废掉。比如“盛情难却”,你表达的那种情绪,让孩子不好意思拒绝你,不要对他太重视,也不要对他太漠视,过犹不及。
23,耳濡目染,你自己心胸开阔,他怎么可能不心胸开阔?你自己整天纠结,孩子也会跟着你后面纠结。
24,教育孩子太难了,你的课程又是统一化的,这个节奏怎么把握,怎么把这节课程最大化最好的呈现出来?这个是要去想的,这个是要站在前人之上去思考的,教育,这是个事业。
25,千万不要说带给孩子什么,应当考虑孩子需要什么。这些都是在互动当中,你先带出来,不是你空想处来的,让孩子跟你产生互动,然后才可以慢慢了解孩子需要什么。不要塞给孩子什么,要根据课上的感觉,孩子的表现,及时调整。
26,不要变成很容易被取代的人。大家都是那样做的,就很容易被取代,那你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27,选择趋利避害,还是选择活出一个真实的自己?最好的就是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在现有的制度里,最大限度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8,每天看到几个小朋友,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根绝小孩的言行举止,就能了解这个孩子的性格,逐渐地形成一个对他的认识体系,发现小孩的天赋。你要想当伯乐,你自己要先是伯乐。这些是很难很难的,都是大智慧。
29,捧着一个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30 ,吸收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是一个很踏实的过程,很愉悦的过程。
最后总结:唯一的途径就是提高自己,言传身教。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他自然会成长。自己没有达到那种境界,你教不出来那样的孩子。你教孩子,比如在这一两年之内,担负着伴随他成长的重任,你要释放他的天性,顺由或激发他的好奇心,而不是讲是非对错,把孩子的好奇心搞丢了。搞丢了就是最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