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篇文章我没打算现在写。
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和境遇,让我提起笔。
就在前不久的某天清晨,
我们家的“王小贱”永远离开了我们。
它是只公猫。
距离抱他回来共同生活的日子,整整10年。
人就是这么奇怪,哪怕是已经聊过、想过无数次“总有一天要离开”的话题,
离开的对象不论是人,还是动物,在那个日子来临之时,
总觉得那么突然,措手不及,不想面对。
记得,我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小家,
而王小贱仍和我爸妈平日相伴。
它的吃喝拉撒,也是我爸妈平日照料。
从情感依恋看,相伴多年的动物去世,在某种程度上
绝不亚于一个人的离开。
王小贱去世的那天,后来是听我爸说,我妈大哭了一场。
其实我没跟他们说,那天收到消息时,
正在送孩子去幼儿园路上的我
站在马路旁边也大哭了一场。
我没有亲眼目睹它痛苦离开世界的过程
相比我,我爸妈的心情一定比我难受更多倍。
此外,他们还要处理那些留下来的东西:
猫砂,猫砂盆,猫粮,猫粮碗,逗猫玩具,猫窝……
可能每一个王小贱曾用过的小物件,爬过的小角落
都会引发他们的动作停留,回忆再现,情绪波动。
猫如此,那人呢?
说来也巧,暑假带娃出行前随手撩了本整理类的书,途中翻看时,
才发现它讲的是“临终整理”。
书名:《优雅的人生整理》
作者是一位八九十岁高龄的瑞典艺术家,玛加丽塔女士。
这本书,我看着看着,
突然想到了我家的猫,
进而想到,当我,终将离开人世的那刻
我带不走的那些物品,家人也会视如见到我一般
睹物思人;
而更需要思考的是,
有的物品可能会引发共同的回忆,有欢乐,有难忘
但可能更多的物品,是我个人的,
家人无从知晓我与之当初产生的关联
那么,如何处理它们呢?
我不觉得谈“死亡”是件忌讳的事。
人的一生,有生必有死
但奇怪的是,大多数人都不愿面对死亡这个话题。
如果我们正视它,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是会死的快吗?
呵呵,当然不会。
试试,当你直面时,
也许会带给你一些警醒和启示:
时间很重要,有限的人生,你想怎么过?
而就像《优雅的整理》这本书里,开篇即是这样几个字:
临终整理并不悲伤。
寥寥几字,震荡我心。
书中说到:
“我们唯一能确信的事是我们终将死去。而在此之前,我们几乎能够尝试每一件事。你在一生中收集了如此之多精彩奇妙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你的家人、朋友无法估价、无力照料的。”
“我必须要告诉你这件事是如此重要。既然这是我们迟早都要面对的事,或许我也能够给你一些小小的建议。如果我们想要在自己离开以后替我们所爱的人节约宝贵的时间,这是必须的。”
“什么是临终整理?对我而言,这意味着,仔细检查我所有的物品,决定如何摆脱那些我不再想要的东西。环顾四周,你的一些东西也许长久以来一直在哪儿,以至于你的目光里已看不到它们,也不再对它们做出任何价值的判断。……即便你只不过三十多岁,哪怕你离死亡还有漫漫悠长的岁月。”
So,我们为什么要做临终整理?
理了下书中的逻辑:
1、我们希望在自己死后,被如何对待呢?
与自己生活多年的物品,只有你最清楚它与你的关联程度与情感浓度,家人朋友无法替你做出最适合的对待每一件物品的方式。
2、我们希望在自己死后,家人如何继续生活呢?
家人朋友在面对你所有物品之时,要处理杂而多的它们,也要处理与你的情感,这些都需要花大量时间,无疑给他们造成了麻烦。
3、我们是否非要等到临终前再做整理呢?
当把每一天看作是最后一天时,将会更加清晰知道自己最需要的物品,然后为己所用,珍惜当下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其实这本书字里行间,洋溢着欢乐、有趣,
看得出,作者非常热爱她的人生
爱她的家人和朋友。
以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
改变你生活方式的时刻到了,
这样的开始从来都是为时未晚。
E – N – D
情境图 |网络
图文 | 荀子
PS.
规划整理到底是什么鬼?
教你如何用规划整理思维,
治疗“房间乱,办公桌乱,
人际关系乱,内心乱,思维乱,人生乱”
等各种乱式疑难杂症。
如何治“乱”,请遵医嘱。
询医扫码: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无理生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