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这么多猫咪,经常在路上看到它们互相看几眼?可是又不知道它们在表达什么。

除了狮子之外,野生的猫科动物大都过着独居生活,小时候它们会由妈妈抚养并教会各种必备的生存技巧,长大之后就会与家人分道扬镳,寻找属于自己的领地。即便是狮子,年轻的雄性也会在合适的时机被驱逐出去自行组建新的族群。它们有自己的领地范围,如果在行走的路上遇到同类,往往会为了领地而爆发单方面驱赶或双方正面战斗。

    野生的猫科动物的领地意识都很强,因为其实野外的生活很辛苦,猫科动物又不是杂食动物,食物比较稀少,所以它们必须为了生存下去而扞卫自己的领土。宠物猫咪就不会有这么强烈的领地意识了,一来是因为已经跟人类生活了很多很多年,铲屎官的家就是它的领地,已经没有那么锋芒毕露了。

    二来是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人家养猫不是只养一只,早先可能是大户人家为了防鼠多养几只猫咪,现在大多就是作为宠物养的,不是用来抓老鼠的。这些猫咪通常都能够各自相安无事一起生活,偶尔也有些争斗,但大致都能保持理智。而且同处一室,喵星人之间也有属于它们自己的打招呼方式和交流方式。

    有些性格特别随和的猫咪在第一次见到同类时会表现得无所畏惧,很快跟对方成为朋友,好奇心强又天不怕地不怕的小猫也通常是这样的。但是大部分互相还不熟悉的两只成年猫咪,它们一般会首先远距离互相对望,动作非常谨慎,摆出一种既能打架又能逃跑的姿态,不管强方弱方大都会将尾巴根部的毛或者整条尾巴都炸起来,然后一边不安地乱甩尾巴一边用慢动作互相靠近。

    靠近之后它们会先互相闻闻鼻尖,有可能会短暂接触一下,整个过程两只猫都瞪着溜儿圆的大眼睛望着彼此,而且动作很慢,可能会有一条前腿稍微抬高,做好挥舞起来打架的准备。这个时候的猫咪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如果旁边突然发出了响动或者被打扰,它们很可能立刻各自跳走或者打起来:你小子果然有埋伏,看掌!

    如果没有被打扰,两只猫咪在互相闻过并且相安无事以后,就会各自松一口气,接下来就是主要围绕着头部、身侧、尾巴根互相继续嗅探,这一步的目的是更加了解彼此的身体状况、强度等信息,猫咪身上有九个气味腺,其他猫咪提鼻子一闻就能掌握到各自的实时状态。熟悉了彼此的气味后,两只猫咪才会渐渐放下戒备。

    如果两只猫咪已经非常熟悉了,它们平时生活中也会进行交流,除了眼神交流之外就是用肢体动作来互相表达想法了。如果猫咪之间感情好,它们会一起吃饭一起玩耍,累了挤在一起睡觉,还会经常互相舔毛。如果猫咪之间感情不太好,就会经常出现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情况,紧紧盯着对方摆着飞机耳拉开架势对峙,互相发出低呜声和哈气声也很正常。

    其实猫咪之间的交流很少用到叫声,除了没绝育的猫咪会整天喵喵叫之外,就是两只猫在打斗对峙时发出的呜咽声和哈气声,一般来说猫咪和猫咪之间正常交流大都是靠眼神和脑电波交流,基本不会互相搭话。所以有人认为猫咪的叫声就是为了铲屎官留的,呼唤铲屎官时才会喵喵叫。这么说也有一定的道理,想想有没有觉得一丝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