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人来说,养猫是一种陪伴,是一份精神寄托,猫咪的存在使孤独的人有了归属感,有了被依赖的感觉。
在忙碌了一天回到家后,有一只毛茸茸的小生命对着你喵喵大叫要吃的,不免是一种幸福。对大多数铲屎官来说,猫咪是朋友,是室友,更是孩子。 但是近几年,养猫的“风潮”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铲屎的行列,他们有的为了跟风,有的为了炫耀,有的为了出名,却缺少了养猫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常识和能力,使得很多猫咪没有办法过上幸福的喵生,有的甚至因为主人的疏忽,丧失了性命。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总结了三点,希望正在计划养猫或者正在以错误方法养猫的各位可以引以为戒,负起对猫咪们的责任,不要盲目跟风,去勉强自己承担无法负担的责任。
1
猫没有九条命,请务必封窗
养猫不封窗并不是个例,很大一部分养猫家庭都没有封窗的意识。有的会说,我家猫很乖的
猫咪是充满了好奇心的生物,家养的猫咪对于高度是没有概念的,当它们爬上窗台看窗外的风景时,是不会知道脚下就是十几层的高楼。这时如果一只小飞虫飞过,吸引了它们的注意,坠楼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如果家里有纱窗,通风时请时刻关闭纱窗,若没有,也请立即安装金属或硬纱窗(软纱窗容易被抓坏,并不安全)
猫没有九条命,至于这种说法,也是出于猫咪的翻正反射,即猫咪无论从哪里落下,都能够四脚着地。所以当猫咪坠楼时,它们会在空中变换坠落的姿势,从而保住性命。可是这并不能使坠楼的猫咪幸免于难,如果猫咪不慎坠楼却保住了性命,也请务必马上带去医院检查,骨折、内脏出血、软组织挫伤都是坠楼后会出现的症状。
所以,请一定做好封窗措施!!!
2
会弃养就不要养
弃养的现象为何如此常见,因为很多人始终认为,宠物就是宠物,和物品一样,是可替代可丢弃的。
我大概总结了几种常见弃养理由(翻白眼),在这里想一一发表下我自己的想法:
Q
“我毕业了/要去外地了,猫咪带不走啊”
每到毕业季,就会有一批宠物被弃养。它们被大学生养在宿舍里,养在校园内,吃着低廉的垃圾粮,住着拥挤的宿舍。有些不负责任的学生,甚至不会在离开前为宠物找个安定居所(领养)。
在这里我想说,请学生党不要养猫,不管你爱不爱猫,除非得到了家长的同意,除非能够对猫咪负起一辈子的责任,否则请不要养。责任感的缺失导致无数猫咪变成流浪猫,这是在做好事,还是害猫啊?
Q
“我/家人怀孕了,怕弓形虫感染所以送人了”
关于弓形虫的问题,已经有很多大V和公众号科普过了,在这里我们不细聊。要想患上弓形虫,你需要吃猫屎+吃新鲜的刚拉出来的猫屎+每一顿都不能错过+再恰好碰上这只猫咪感染了弓形虫。
所以,你真的可以做到吗?
Q
“养猫开销太大了,我学生党承受不起,求好心人领走它”
还是那句,学生请不要养猫,即便你出于好心去领养,去救助流浪猫,但你能为猫咪做的太少太少,如果实在想帮助流浪猫,可以去联系当地的宠物救助站,让他们帮忙寻找领养家庭。不要去做超出自己能力/经济实力范围的事情。
Q
“掉毛/拉屎臭/乱叫,受不了啊”
听起来很荒谬吧… 你的父母会抱怨你掉头发,吃得多,不干活,然后把你送人吗?但事实上,养猫的人里,能说出这类理由的人,不是少数。
如果说前面几点的人是爱猫的,只是无知或者没有能力,那么这种人,就是纯跟风养猫党。他们从来没有去了解过猫咪的生活习惯,或是养它们会面临什么样的难题,只觉得养一只毛茸茸圆嘟嘟的猫咪可以是一种炫耀的资本。又或是养猫只是他们想要去尝试的新鲜事,在发现一切没有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后,就想送人了事。对于这种人,除了竖起中指,我无话可说。
3养猫请做好心理与经济上的双重准备
猫不是廉价品,养猫也绝不是像买玩具一样的一次性消费。
现在随便搜索一家宠物医院就可以看到,人均消费会在600-2000元不等。绝育、驱虫、疫苗、年检这些基本花费,大大小小加在一起就有四位数,更不要说猫咪生病时的开销。根据我们自己家猫咪的情况,但凡生病进医院,花费都在500+(拍片,化验和打针)。这对于在校大学生和租房压力大的毕业生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为什么大家一直呼吁没有经济实力就不要养宠物,就是因为很多人在宠物生病时,因为经济问题,会选择放弃治疗,甚至觉得再买一只会更“划算”。大概在他们眼里,所有的生命都是可以用金钱衡量的吧。
在为这篇文章搜集素材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我和小梁看到种种跟风养猫的现状,被气得直挠头。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拿宠物吸睛,这其中不免有着利用宠物赚取流量却又缺乏基本常识的人在。宠物在危险的窗边游走,他们选择拿起手机拍下这一刻,发到网络上,而不是立即采取措施引导宠物远离危险,着实让人唏嘘。
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有必要写下这篇文章,告诫以错误的目的和方法养猫的人。当你以看待家人的眼光去看待你所养的猫咪,给予它们尊重、爱与呵护,你才会从养猫中获得幸福。
做孩子的父母不需要经过考试,抚养一只宠物也不需要。为人父母意味着什么?说的不是“生”,而是“教”和“养”。身为宠物的主人,同样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这个责任,耐心的教育,细心的呵护。如果爱,请深爱。